“有事好商量”微协商:路灯亮了群众烦心事没了巡察搭桥建平台 零工“小市场”撬动就业“大民生”要闻简报筑牢防溺水安全网,守护暑期生命之花图片新闻市林业局开展松树钻蛀类害虫专项调查优化营商环境 保障企业用电志愿服务站 爱心暖民心市公安交警大队一个月查获15辆报废车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809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08

巡察搭桥建平台 零工“小市场”撬动就业“大民生”

——汝州市委巡察组助力搭建零工市场平台服务体系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再也不用到处跑着找事做了,俺这里啥岗位的零工都有,通过零工市场,工资和安全还有保障”。在米庙镇石槽王村招工驿站找工作的王某,对调研走访的汝州市委第四巡察组的同志说道。

零散务工人员和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安置问题,一直是汝州市委巡察机构监督关注的重点民生事项之一。在八届汝州市委第十轮巡察工作中,市委第四巡察组深入贯彻落实汝州市委、市政府“保民生、促就业”工作部署,破解灵活就业痛点,推进“以巡促建”“边巡边建”,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力协作,督促指导汝州市城开集团和汝州市城发人力公司,通过机制创新与服务升级,打造“家门口”的就业服务体系,以零工“小市场”为支点,撬动就业“大民生”。

巡察期间,汝州市城发人力公司通过“零工市场”为汝州市域内汝瓷、汝绣、“三粉”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人,推荐就业310人,2025年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登记求职者信息5620余人次,推荐省内外就业2700余人。

按照“1+N”多类型零工市场建设理念,打造覆盖全域的市中心、乡网点、村驿站“零工市场体系”。在市区建成市级零工市场,依托就业大数据平台,建成25万条数据的人才库、企业库和就业失业库,开展职业介绍等10项业务,提供饮水、充电、急救药箱、设备租赁寄存等配套服务,打造“揽活儿阵地”“务工港湾”;建立39个乡级零工驿站,面向乡镇青壮年劳动力开展劳务派遣推送;建立462个村级招工驿站,每村设立一名“招工专员”,实时推送家政、促销员、采摘员、田间劳力等短期用工信息,重点满足留守中老年人务工需求。

采取“政府主导、国企主办、市场主营”运维模式,开发“汝州零工”微信小程序。市政府将零工市场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按星级发放运营补助,业务纳入国企公司“五统一”管理,由城发人力公司运营,设立需求发布、岗位匹配等多种功能板块,通过一键发布需求、智能筛选供需、在线匹配接单、双向评价服务,实现“就业不见面,一点网上办”智慧就业。截至目前,平台已入驻企业3000余家、注册用户17万余人。自主开发的“汝州零工”微信小程序,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融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政策资源,实施符合零工人员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企业和务工人员多种需求,开展“项目制”“订单式”“菜单式”培训,帮助求职零工人员掌握“一技之长”,为用工企业储备技能人员。近几年,已通过校企联合培训、职业院校专业培训、社会机构专项培训累计培训人员3.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1万人。

建立风险补偿、薪资预留机制,创建“全国零工市场推广示范项目”。针对钟点工、建筑工、高空作业临时工等各类职业特点,开发灵活务工人员人身意外险,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满足务工风险防范需求。建立薪资预留机制,用工方按约将报酬转入汝州零工小程序结算账户,服务完成并经双方确认后,由结算账户转入零工个人账户,建立用工“好差评”体系,诚信企业享受“免审快办”优惠政策,切实减少薪资劳务纠纷。两项创新机制的实施,汝州市荣获“全国零工市场推广示范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稳就业工作部署,跟进监督保障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把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纳入巡察监督、成果运用重点,促进农村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汝州市委第四巡察组负责人对零工市场工作人员说。

陈志欣李海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