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2685期)
高培琦:正定是一个平原县,也是传统的农业县,农业生产条件好,农民种的庄稼多,国家交的公粮也多,就成为了著名的“高产穷县”。老百姓因为高征购的压力和体制上的各种束缚,一直很穷,甚至吃不饱肚子,经常到隔壁的无极县买山药干吃。
习书记来了之后,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他总结出几个原因:一是征购压力太大,产量高,交得多,老百姓负担太重;二是因为征购压力过重,正定没有土地也没有精力搞多种经营,只种粮食,既费力又收入少;三是公社化的农业生产制度落后,“大锅饭”导致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挫,群众出工不出力,也导致产量不能进一步提高。
面对上述几个问题,习书记逐条进行解决。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把高征购减下来。在当时“以粮为纲”的年代,减征购是大忌———地方为国家作贡献,必须越来越多,哪有越来越少的道理?别人都提高,你还能往下减?这就是你领导干部的政绩不好了。但习书记敢于担当,敢于说实话。他觉得,老百姓都吃不饱了,还不敢实事求是?应该往上报,如实反映。习书记把正定的实际情况给地委打了报告,并向省委和中央反映,上面对这件事情很重视,派人下来调查,减低了粮食征购额,使正定群众的负担大幅降低。
减征购以后,积极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大搞种植、养殖等副业,这也面临比较大的阻力。一直以来,正定领导班子受到“左”的思想束缚比较重,总认为社会主义的“老集体”一旦被“瓦解”,就会走回资本主义的老路。
实际上,改革开放就是要充分解放生产力。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道路,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道路,就是正确的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习书记顶住压力,跟县长程宝怀在里双店公社搞“大包干”试点,包产到户,打破“大锅饭”。谁家的地谁管,粮食打多了,自己剩的就多,种植、养殖业的比例自然也就提高了。
这个事,确实是一搞就灵,农民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不仅精耕细作提高产量,而且多种经营也搞起来了,收入也增加了。这是习书记敢于担当的一个事例。可以说,他当时冒着不小的政治风险。
习书记当了县委书记以后,多种经营就有规划、有计划地在正定全面铺开了。在沙滩地多种果树、蔬菜,提高农副产品生产的比例,使正定的农民收入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省里开的一个会上,有关领导提到了正定县这段时间的可喜变化。赵德润当时是新华社河北分社的记者,他参加了这个会,觉得正定县这个重大变化非常有典型意义,值得深入报道。他站在全国层面上,分析思考这个问题,认为正定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道路应该怎么走,怎样从“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这样一个大问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