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判决书 重续赡养情老人跟团旅游猝死 家属获赔偿法润校园 护航成长推进会共商案件 助力行政诉讼“双下降”陪伴才是老人的防诈良方暖心调解,一次性化解劳动争议释法明“礼” 一别两宽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40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4-22

陪伴才是老人的防诈良方

李晓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近来,在媒体上总能看到老人接到骗子电话,匆匆忙忙取出养老钱,要给骗子汇过去,所幸的是被银行工作人员及时阻止了。等到老人的儿女们赶到现场,经过大家“好说歹说”地一番劝解,他们才恍然大悟。

看到此处,总有一个疑问在我们的脑海里盘旋,那就是:老人被忽悠时,其子女在哪里?

眼下各类网络骗局越来越多,市民上当受骗的事也时常见诸媒体。尤其是老年人,由于缺乏这方面的防范意识,更容易上当受骗。曾有媒体报道,这类骗局一般都是先冒充老人的熟人,或是让老人猜他是谁,在赢得老人的信任后,假称其子女在外地发生交通事故,或者遇到什么突发事情,请求老人汇款等实施诈骗。

这些骗子对老人大肆忽悠,让老人将辛辛苦苦积攒的血汗钱汇给他们,这样近乎白痴的骗局,让许多人已经产生了“审丑疲劳”,可为何还是在我们身边一再上演,还是有大量老人“前赴后继往”套里钻呢?

从表面上看,是那些骗子善于忽悠,花言巧语、口若悬河,抓住了老年人的心理。而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护犊心切,乃至病急乱投医。

可仔细掂量,事情远没这么简单。

如今很多城市中的老年人,手中其实并不差钱,他们所缺的,是那份浓浓的亲情。一些老人常年独自居住,几个月也难得看到子女一面。还有的老人虽说和子女一起居住,但子女早出晚归,好不容易在一起吃顿饭,子女还忙着玩手机。老年人上了年纪,退休在家,活动范围仅限于菜市场、广场、家庭,社会上的一些新生事物他们很难了解到。他们也很想多接触一下外面的大千世界,可子女们往往是一听到老人唠叨,就如同听到“狼来了”一样,面露厌色,很不耐烦。无奈之下,老人就只有闭嘴了。

而相比之下,那些骗子则是“服务热情、无微不至”,轻则对老人“嘘寒问暖”,重则猛打“亲情牌”,可谓抓住了老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把老人当成了“衣食父母”,虽说这不过忽悠钱财的伎俩,但也确实让老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所以,有时候这些老人尽管对骗子所设的圈套半信半疑,但因为不明就里,也就心甘情愿去掏钱了。

防范涉老诈骗,固然需要多部门形成合力,但更离不开子女的“亲情防护”。身为子女的,不妨把骗子当“榜样”,像他们一样多“哄哄”老人,不仅要常回家看看,帮老人刷刷筷子洗洗碗,还要多陪陪他们聊一聊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若是“亲孩子”能给予老人足够的温暖和亲情,那些瞄准了老人钱财的“假孩子”们,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得逞了。

老人安,则家庭安;家庭安,则社会安。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