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用直播唤醒“梅花玉”的文化新生李文宁:爱笑的特岗教师蹝磁力蹞强弋龙江:“医”心为了患者杨景亮:用心炕得一手好锅盔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2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3-27

杨景亮:用心炕得一手好锅盔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杨景亮(右一)为顾客送上刚炕好的锅盔馍

“师傅,来两块锅盔。”“好嘞,刚出炉的热锅盔,您拿好了!”3月24日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位于城垣南路的亮亮卤肉店铺时看到,店主正麻利地为顾客打包刚做好的锅盔馍。

店主名叫杨景亮,40来岁,由于常年炕锅盔,他的双手通红,且有力量。

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杨景亮来到店铺,掀起卷闸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炉子,让火烧旺,随后动作娴熟地开始和面、醒面、揉面、出面剂儿、叠面、擀面等,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等炉火烧旺后,便开始着手炕锅盔。

双手翻飞间,杨景亮把锅盔面饼从炕上转入炕下,由于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锅盔面饼由白慢慢变黄,20分钟后,一屉外酥里嫩、金黄焦香的锅盔便出炉了。

9点钟左右,店里开始陆陆续续上人。“师傅,来一个锅盔,再夹些猪头肉。”杨景亮麻利地将锅盔装袋后,便开始切猪头肉、拌洋葱,为顾客装好双手递给顾客。遇到老年人来买,杨景亮还会特意加热一下,让卤肉吃起来更加软糯易消化。

杨景亮炕锅盔已有7年。之前从事建筑行业的他转行加入炕锅盔队伍,跨度不可谓不大。但是,杨景亮并没有因自己半路出家而懈怠。在他看来,不管干哪行,都得尽心尽力去做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用他的话说,把锅盔炕出来不算难,但是要想炕出好锅盔,留住顾客,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为了炕好锅盔,杨景亮可以说是三易其师,除了拜师学艺外,杨景亮还用心钻研,愣是在短短两年时间,让他从炕锅盔的小白成长为能炕出金黄酥脆、香气四溢、受顾客欢迎的锅盔馍。“老杨炕的锅盔好吃,层次分明,外酥里嫩,吃起来焦香,我经常来这里买。”一位老顾客笑着说道。

谈话之间,杨景亮切开一个锅盔,拿出半截让记者数里面的层数,足足有16层。杨景亮炕的锅盔,不光年轻人喜欢吃,老人小孩也喜欢吃,软硬适中。“有的锅盔放凉了特别硬,吃着很费劲儿,但俺炕的锅盔,即便放凉吃,也很松软,老年人也能吃。”杨景亮说道。

光有锅盔难免单调,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杨景亮还在店内搭配了卤煮,有卤猪肉、卤鸡腿肉,还有豆腐串。“肉都是新鲜的,现卤现卖,当天都能卖完。”已做了7年生意的他,对于每天能卖出多少,都有把握。在杨景亮看来,做生意,不仅要保证食品有好的口感,更要让顾客吃上健康的食品。张沛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