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宁给学生梳头
近日,早上7点多,与往常一样,临汝镇第一中心幼儿园副园长、特岗教师李文宁已经走进校园,忙着安排各项工作。
2014年9月,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她,离开自己的家乡伊川县,考取了我市的政府购岗教师职位。“当时没有想那么多,觉得这是一个机会,结果走进幼儿园才发现,这与我当初在中学实习时的教学环境相差很远。”
刚开始的一个月,李文宁根本不适应幼儿的教育环境。“我觉得我已经表达得够浅显了,孩子们还是一脸懵懂。后来时间长了,才觉得其实孩子们很纯真,与他们互动也蛮快乐的。”
进入幼儿园,李文宁就做了小班的班主任。面对30个刚刚入学尚未“断奶”的孩子,李文宁手忙脚乱,“有些孩子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围着他一个人转,刚入学时又哭又闹,不会自己上厕所,动不动就打人,没有一点规则意识。一点点教他们有学校的规矩意识,两个星期才稳定住班级秩序。”
李文宁爱笑,这成了她的“秘密武器”。纯真的孩子们都喜欢爱笑的李老师。“我喜欢做记录,每个孩子每天在学校的点滴成长,都被我记录下来,用于鼓励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对于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善于总结的李文宁巧妙发挥其作用。“孩子们下午放学后,我会把孩子们的成长印记拍照打印出来,悄悄放进他们的书包里,让孩子们回到家才发现惊喜,又分享给他们的爸爸妈妈。被表扬过的孩子第二天到学校就会更加积极表现。”
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让李文宁明白,幼儿教育是一个学校、家长、社会共同互动的系统工程。“孩子们真的是一张纯净的白纸,他们的模仿力很强,有些家长不当的言行,常常被孩子们所模仿,这些言行被孩子们带到学校,影响到其他孩子和班级秩序。发现孩子的这些不好言行后,我都会倒查深层次的原因,与家长委婉地沟通,通过家校共管纠正孩子的不当言行。还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老是拿班级里优秀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相比,我就和家长沟通,让他们看到自己孩子每天的进步,纠正家长拔苗助长式的错误教育方法。”李文宁说。
幼儿教育既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式教育,又是一种“阳光般温暖”的引导示范式教育。在李文宁的教育理念中,平等对待每一名幼儿,用良好的言行让孩子们逐渐树立是非荣辱观,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一直是她的初心和追求。
11年春华秋实,李文宁在乡村扎下了根,对这里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如今的她,在附近的郝寨村成了家,已经是地地道道的汝州人。“2017年考上特岗教师后,镇中心校征求每一位教师的选岗意愿,我本来可以选择去中学的,但我已经不愿离开这些孩子们,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在这里从教。”李文宁深情地说。郭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