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虽然已经立秋,但高温依旧持续,再加上近期我市降水偏少,作为我市第一大秋作物的玉米,田间管理有哪些重点?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农技专家。
8月9日上午,记者在温泉镇官东村南侧的田间看到,当天虽然是多云,但上午11时,一人高的玉米地里依旧是蒸笼一般闷热,有的田地玉米叶子因失水已经卷曲。农技专家表示,我市夏玉米目前大部分处在抽雄吐丝期,进入了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抽雄期耗水强度最大,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干旱缺水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缺墒地块要及时灌溉,灌水降温改善田间小气候,能缓解高温伤害,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使用喷灌直接喷洒叶面,能有效降温1℃~3℃。同时结合地面灌溉可以喷施微肥,锌、硼等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强抗旱能力。
玉米进入抽雄吐丝期,已经由营养生长期转入生殖生长期,授粉质量是保障产量的关键。开花期遇35℃以上的持续高温,容易形成热害,造成花粉和花丝干枯,花丝抽出困难,常造成授粉不良,结实减少,造成产量下降。
当前玉米进入了病虫害高发期,在化学防治的同时,要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比如对于玉米螟等穗部害虫,可以使用“生物导弹(赤眼蜂)”防治,每亩6枚干净有效,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或投射式杀虫灯联防联治,每30~50亩地安置一盏杀虫灯即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收益。
专家表示,提高玉米抗倒伏和抗逆减灾能力也是当前玉米田间管理的重点。中耕培土,可增强玉米抗倒伏性能,中耕深度一般5~8厘米,净培土高度一般8~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