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能力转作风,全力助推汝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作风看你我转变工作作风,从“心”出发育人能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能力作风转变打造高效农技服务队伍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107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6-15

转变工作作风,从“心”出发育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平艳丽

“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像热爱自己的家庭一样,热爱学校,忠于职守,敬业奉献。”这是作为新时代一位人民教师应该遵循的为师准则。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社会文明的启迪者,教师的工作作风与自我约束能力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社会给予了教师更多的尊重,也给予了教师更多的责任,在此次“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教师转变工作作风显得尤为重要。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2022年,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作风、从“心”出发,勇担使命、真抓实干。以这次转变教师工作作风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做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模范。

首先,老师应以知识为载体,让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成为我们驰骋空间的缰索,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的确,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用新的课改理念武装自己,认真学习和领悟国家教育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践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措施,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其次,作为一名好的语文教师,要学会如何教学生会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会学。”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同时,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交流,变传话为“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也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同学生一起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现,尽量呵护学生的创新性,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堂才会充满活力。

最后,心系学生、培养学生成人成才。认真贯彻教育就是为孩子服务的思想,时刻摆正自己和学生、家长的位置,在思想感情上贴近学生,做好每个学生的思想工作,既培养学生成才,更注重引导学生做人,努力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思想道德观。认真履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工作上做到作风严谨、一丝不苟。注重为人师表的工作细节,处处做学生的榜样与楷模,坚决做到不穿奇装异服,工作期间不喝酒,不做与教师形象相悖的事,对自己的发展负责,对汝州市中专的形象负责。

立足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地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始终牢记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认真落实两个面向;始终牢记党员形象,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始终牢记党纪国法,爱岗敬业干实事。

总之,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严格要求自己。2022年,我们要做个“实干家”、当好“行动派”,真正在思想认识和作风转变上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锻造成为让学校领导放心、让学生家长满意的中坚力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