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平顶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议平顶山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市举行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召开全市防汛应急暨灾后重建工作推进会召开我市全面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临北村:两年投入70万元打造美丽乡村加强技能培训 推动人人持证我市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大宣传”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069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4-19

党建引领 “三链”协同

我市全面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建为统领,持续建强基层阵地,以“党建链”赋能“工作链、人才链、产业链”,促使“三链”协同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以党建链引领工作链,夯实乡村融合治理根基。突出党建赋能,提升组织力,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治理体系。一是组织联建聚合力。坚持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村与村、机关、“两新”等其他领域党组织结对联建,集聚乡村治理优势资源。二是完善网格促共治。优化疫情防控期间的“十户联防”机制,坚持治理单元最小化,实现“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十户联防户长)”链条全覆盖,整合综治、安监、环保等多张网,统一建设乡村治理“一张网”,统筹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职能,实现“一核引领、一网运行、多元共治”。三是搭建平台优服务。全面下放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能够承接的各领域服务事项,建立直办、代办等事项清单,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平台,实现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把乡村融合治理工作纳入乡镇党委“书记工程”,与“五好”乡镇党委、“六星”党组织等创建相挂钩,坚持每月调度通报、季度观摩交流、年终评议奖励,推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以党建链引领人才链,建强乡村融合治理队伍。针对当前乡村治理主体能力弱的问题,融合推动优质治理人才资源向乡村一线集聚,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一是抓好治理头雁。精心开展“支部书记大讲堂”活动,实现“支书教支书、支书学支书”。将村党组织书记工作成效与评先评优、录用晋升、履职分析等挂钩,2022年底“四有四带”村党组织书记达到231名。对村党组织书记每年落实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实绩突出的由市委公开进行表彰,落实定额养老金补助,组织参加“游汝州”活动,充分激发头雁队伍活力。二是育好治理先锋。坚持“六优先”原则,提升农村党员发展质量。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用好“红鹰网络党校”培训系统,实现党员培训常态化。全面推行“乡村振兴红色银行”,运用红色“小积分”引导党员广泛参与乡村治理。三是管好治理尖兵。积极融合组织、宣传、政法、公安等部门的党员中心户、文化员、矛调员、“一村一警”等工作力量,引导无职党员、农村优秀青年、热心群众担任专兼职网格员,鼓励集体经济收入较多村以购买服务的形式,配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建立第一书记派出单位资源清单、第一书记工作履职清单和实绩档案,引导派出单位积极支持保障驻村工作,积极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四是用好治理人才。对接在外汝州籍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走进田间地头,组建一支乡土人才队伍,集聚一批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常态化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和推广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以党建链引领产业链,拓展乡村融合治理成效。坚持以产业兴旺支撑治理有效,以治理有效促进产业兴旺,提升乡村治理成效和群众获得感。一是聚焦新目标,着力构建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长效联结机制,如依托温泉镇“红鹰创业工程”孵化中心,成立汝州市食用菌产业链党建联盟,形成菌棒加工、技术指导、冷储物流、统购统销等产业链条。二是聚焦新路径,在现有自主经营、发包转租、注资经营、资金整合4种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汝州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集体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如大峪镇利用古寨林立的优势,发挥“云堡妙境”景区带动作用,成立大峪镇全域旅游党建联合体,辐射周边村参与景区服务、特产营销、乡村民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聚焦新机制,推动“红鹰创业工程”汝州市调度中心、汝州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一体化”运作,整合城乡资源要素,释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红利。引导村集体与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多形式、跨地区、跨产业合作,尤其是利用全市56个规上企业、重点项目辐射优势,引导村企双方深度合作,着眼企业、项目下游,发展园区保洁、物业管理、物资运输、劳务派遣等服务业务,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汝组文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