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含云海见真情变蛋之变兔子尾为啥不长习近平在正定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80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4-01

墨含云海见真情

———贾伟先生其人其书之我见

孙利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初识贾伟主席,是在一次纯公益性的新年读书会上。大家分享完读书心得后,他根据每个人随口说出的关于“春”的词语或诗句现场挥毫,书写春天。一时间室内春意融融,墨香四溢,室外春风浩荡,春满人间。

那时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人儒雅俊朗,字豪放苍茫,笑和蔼可亲,语如沐春风。因见他虽身为汝州书协主席而颇有谦谦君子之风而心生敬仰,虽未曾交谈却已心怀神往。再见面时,就斗胆和贾主席交谈。言谈间,他的书法知识信手拈来,诗词储备很是了得,随时随地引经据典,诸多诗句出口成章,让自认为文学爱好者的我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随后的几次有幸接触,都是在公益的读书会上。越深入了解,越发现他不仅书法出类拔萃,乒乓球也是翘楚,交谊舞更是独领风骚,更重要的是他身上不仅有多年修炼书法涵养滋润的儒雅气质,更有胸怀宽广德艺双馨的独特魅力。

后来,我专门查了贾伟主席的资料,方知他成绩斐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平顶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汝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作品全国获奖无数。难怪有人曰:“河南汝州是个好地方,依山傍水,人杰地灵。汝瓷已经是宋文化的符号,但作为当今书坛特有的汝州现象(汝州现象是以贾伟、张红杰、韩存利、徐艳萍等人为代表的当代书坛的篆书国展高手)同样值得我们作为一个课题,去深入研究。我们不仅要赏汝瓷,读《汝帖》,更要去思考汝州现象的形成,以及这个特有现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贾伟主席的书法诸体兼擅,草篆尤佳。之所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是贾伟四十年不懈努力的结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持之以恒,艺无止境。他从12岁开始研习书法,40年从不间断,锲而不舍。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任何成功都是一点一滴地积累。他的书架旁边永远堆积着练习的手稿和作品;床头永远有翻开的书页。他在他的书斋里,守着一方陋室,避开嘈杂和喧嚣,在孤独中苦练书法,秉烛苦读,聆听古圣先贤的教诲;闭目思考、激情创作,伏案笔耕,沉淀灵魂。正是他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追求,正是他不理会世间喧嚣纷扰,不计较别人指手画脚,不羡慕他人锦衣玉食,在孤独中坚守初心,在陋室中沉淀磨砺,他才厚积薄发、凤凰涅槃,他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只有经历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长途跋涉,才有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喜悦,才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他的书法作品中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真力弥漫。或雄强茂密,洒脱豪荡;或古雅肃穆,空灵清澈;或浑厚朴实,苍茫大气;或飘若浮云,或骄若惊龙……每每品赏他的新作,正如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好像一个偌大的空间难以剩下,又好似一脉清泉在向你缓缓诉说。此刻再去挑剔结字的法度、用笔的渊源甚或有添足之感。令人从中深切地感悟中华文化艺术之魅力。

他说:“书法艺术既要有所传承,又必须融入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书法里既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涵蕴了道家的道法自然,沉静闲适。”“学古不泥古”,创新也是他的另一个特色。“书为心画”“我手写我心”,每一件创作的书法作品都应是作者心性的自然流露。

他一直信奉“从准确临摹切入,以思辩加深,由自信抛出,以从容审视,终成自我”。他说,当代书坛,书法审美在不断增加新的元素,大量发掘和研究的楚简、帛书、殷商甲骨文,都为新时期书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新时期书法的成长和繁荣。他崇尚以韵得法,坚守将金文帛书小篆甚至草书之笔意融入其中,让作品空灵洒脱又浩莽厚重;既不失传统,又富有新意,力争使自己的作品既有书法古韵的内质,浑厚朴拙,高古雄奇;又有典雅婉约、流畅洒脱的韵致。

“不领红尘推却处,独享清风化心晴。”谈到曾经走过的路,他心潮澎湃,感悟至深。申请加入中书协那年,想着自己几十年的书法历程要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大考,他的心情特别激动。为了交上一份最满意的作品,他把自己锁在静多斋里几天几夜几乎没有休息,有时一天就吃一顿简单的泡面。当他终于完成自己的作品时,已是深夜时分了,极度疲惫的他靠在沙发上终于安心地睡着了。等他醒来时,不知何时已经从沙发上滚落到地上。月光下,看着书案上自己的作品,一个个字,突然之间在他的眼前就朦胧起来,一个个字仿佛已经成了一个个精灵,从远古的,从中华文化的遥远深处款款而来。那一个个饱含深情的字,何止是笔尖上流淌的书法,已经融入了自己的灵魂,简直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不禁一个人抚案泣不成声。

凭着多年的实力和精心准备的参赛作品,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一员。在别人看来,这已经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巅峰了,终于可以休息了吧?然他从来没有沾沾自喜,在他看来,艺海之博大,书山之险高,唯勤耕多思,沉淀自我,方为上道。他说:“艺术的道路永无止境,今天再回过头去看昨天非常满意的作品,依然能够发现不足之处,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每个阶段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并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于是,已经是中书协会员的他,依然在每天凌晨早早起床,临帖、书写、感悟、创新,每一天都不间断,这才成就了一个永远不知足,艺术上永远进步常青的贾伟。

除了书法,他的交谊舞和乒乓球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拿过大奖。问他如何取得如此卓越而跨界的成就,他谦虚地笑着说:“艺术都是相通的,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在每个领域都可以取得成功。”当然,为了参加交谊舞大赛,他在自己家里反复训练,曾经磨破了几双皮鞋,为了练旋转的动作,他把鞋底都磨得一边厚一边儿薄,脚上磨出了鲜血,脚肿得穿不上鞋子。而为了练习乒乓球,他每天晚上在昏暗的路灯下,拿着球拍儿对着路灯灯杆反复练习。路灯下他的身影是那么的孤独,但却又是那么坚韧。他对着路灯下的身影不断纠正着自己的动作,竟然练得左胳膊细右胳膊粗,最终才成就了他乒乓事业的巅峰。

德才兼备,德艺双馨,方可翰墨生情,魅力隽永。如果说书法、乒乓球、舞蹈作为他生活中的不懈追求,令人敬佩的话,那么他的为人和人格魅力,则更有独到的闪光之处。做人之德在贾伟身上也值得称道。他性豪爽达观,若三五友侣畅聚一堂,觥盏交错,必推其为席间主持也。

他以一颗宽容心对待身边的朋友,总是和蔼可亲。记得第一次见他时,他没有因为是普通人而小看我们,而是和大家一样,谈笑风生。对他身边的同事们,他更是忍让、宽容。每次大家如果开会坐到一块儿,大家都说,只要站在他的身后就觉得底气特别十足。朋友们说,每次球友切磋比赛,他总是贴心照顾到每个参与者的感受,不管遇到多么弱的对手,他从不敷衍,更不轻视,总会在适当时候,似乎不经意地让对方一两个球,使对方不致过分尴尬难堪。

望州亭上极目四望,千峰染青,翰墨飘香;紫荆花下,抗击疫情,书写春天,祝福祖国;紫荆大道,花影绰绰,书写《咏梅》,歌颂党恩;三水厂里,桃花粉嫩,饮水思源,一树樱桃带雨红,一树梨花细雨中,清香传得天心在,林间鸟语作春声;乡村街道,书写百福,义写春联,万福进万家;青瓷博物馆,书《沁园春·雪》,十米大长卷,书写同心圆,齐心颂党恩,祖国永春天,琴韵悠悠映山红,墨香飘飘赤子情……

每一次挥毫泼墨现场书写,他都不忘讴歌家乡、讴歌祖国,书写中国梦,墨洒华夏情,不但追求书法行云流水,气势磅礴,翰墨飘香,所配音乐亦空灵静远慑人心扉,摄影皆揽山河锦绣大美山川,朗诵配音纯净悠远浑厚大气,真乃诗情画意完美统一,观之让人沉醉其里。

因坚持铸就才气,因创新独具特色,因灵魂作品高洁,因谦逊攀登高峰,因品格翰墨生情!

这是我对贾伟主席的一点粗略印象,祝福贾伟主席在艺术和人生的道路上常青常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