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体局: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闻简报服务窗口真情服务受表彰微信一扫废品回收更高效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森林火灾实战演练图片新闻张明国:我与田窑村共成长简 讯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794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3-12

张明国:我与田窑村共成长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春光正好,群山环抱之中的大峪镇田窑村杏花初绽,民居沿着新修的水泥路整齐排列。“从前俺村可不是这样,村里到处坑坑洼洼,出门可艰难了。”村民武松强回忆起过去,不禁感慨。

田窑村位于大峪镇区东南9公里的深山区,11个自然村分布在方圆15公里的沟沟岔岔里,曾经是省定贫困村。多年来,市总工会的倾心帮扶,给田窑村办了一件件实事,让一个个接地气的产业在这里生根发芽,让一个个家庭获得生活的希望,而这其中,更离不开市总工会驻田窑村第一书记张明国的默默付出。

2017年5月,张明国接任田窑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尽管做好了条件艰苦的心理准备,他还是对村里的情况记忆深刻:那时全村只有一条泥土路通往外界,群众吃水也不便利,天旱时甚至要等着接雨水用。

“村民们生活太苦了,我一定要尽力让大家的生活变好。”刚来田窑,张明国用一周多的时间,把全村的情况摸了一遍。为调动起群众对村党支部的信心,张明国同村干部一道访贫问苦、处理村务,团结村“两委”会,紧紧依靠33名党员开展工作,组织各种党建活动,完善各项党建制度。就这样,田窑村党支部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党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田窑村的脱贫攻坚精准发力。

党支部坚强了,下一步就是要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张明国与村“两委”一同理出了村子的发展思路:依托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改变村容村貌,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要想富,先修路。闭塞的交通状况严重制约了田窑的发展,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商议后,决定先修起水泥路。经过多方协调,张明国筹措资金11万元,扩修了徐沟、上庄、毛顶、里河、焦沟5个自然村至村主干路和户户通的路基,铺设水泥路8000余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08盏,如今水泥路修到家家户户门前,无论白天晚上出门总是亮堂堂的,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实际问题。

饮水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有水难存、无水可蓄是田窑村一直以来发展的一大难题,以前村民每天凌晨四五点起来,跑到十几公里外的镇区拉水吃。这几年降雨量少,村里大多人家建起自备井收集雨水,水质非常差。张明国积极对上争取,把田窑村安全饮水工程列入2018年市扶贫项目库,帮助村子打了一眼深水井,设取水点11个,后又根据群众愿望把取水点改成户户通的方式,把水送到每一户村民家中。如今,站在田窑村的高山山头,一条条水管延伸至千家万户,村民不再为喝水发愁,彻底从找水、挑水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同时,张明国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业,改善种植结构。2018年,在大峪镇党委政府确定以发展花椒种植产业为核心的规划设计后,田窑村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充分利用入户走访,与群众拉家常、话发展、算细账、作比较,宣传花椒产业发展可行性和后期保障,全村上下达成发展花椒产业的共识。近年来,村里免费为群众发放花椒树,发动群众种植花椒树1166亩,其中村集体经济花椒种植450多亩,并推出“花椒+基地+村‘两委’+贫困户”模式,积极引导贫困群众以土地入股、入园打工等方式参与发展花椒产业,确保田窑村和贫困户经济收入长期稳定。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人家,张明国也有不同的扶持办法。按照有关规定,他先后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办理分散五保手续、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慢性病就诊卡、公益性岗位等,做到田窑村贫困户扶贫政策应享尽享。积极落实易地搬迁、“六改一增”、危房改造等政策。村里在爱心企业帮助下建起水饺加工厂后,就近安排群众在厂就业,村民腰包鼓了,有了干劲,精神面貌发生了改变。

“乡亲们淳朴、善良,进入乡村振兴新阶段,我只盼着大家的生活能好上加好。”张明国笑着说出自己的愿望。3年多时间里,昔日贫困落后的农村变了模样,每次回村见父老乡亲的时候,张明国都会被村民热情地围住,一句句“张书记回来了”就是群众对他的认可和称赞,他也用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融媒体中心记者刚鑫雨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