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人大约因饺子呈扁形,所以俗称为“扁食”,《过年谣》:“……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扁食。”
扁食是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的。长期以来,汝州民间传统做的扁食与如今的饺子做法不同,有两种做法:一是把面擀成大饼后,切成一张张呈梯形的面皮,放入馅后,将面皮卷馅呈圆柱状,再把两端窝在一起捏成,成品有肚有沿,所以又叫“叶扁食”;二是把面饼切成小面团,做成圆面皮,放入馅后捏成月牙形,称为“角子”。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流行如今的饺子,因包成圆嘟嘟的形状,人们称之为“疙瘩扁食”,目前已很少有人称饺子为扁食了。
汝州的饺子分素馅和肉馅两种。肉馅有大肉馅、羊肉馅等,素馅多以韭菜、鸡蛋、油、调味品为原料,俗称“韭菜饺子”。一般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都要吃一顿韭菜饺子,因从初一到十五,吃了太多的肉食,正好以此改改口味,除除腻味。汝州杨楼镇的温记水饺是远近闻名的。如今位于建设东路508号的“扁食王”饭店,生意较火爆。
汝州童谣:扁食扁食吃着香,黑狗看着馋哩慌。骑它身上撵它走,娘说骑狗烂裤裆。
转自《汝滋汝味》汝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