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邻居回家盘账发现:微信入账上有2.1元、1.5元等好几笔对不住原本卖出的钱。邻居说,平时不太忙时,微信入账时能听到消息,一忙起来,不太注意到底是入账多少,只见有些顾客把付款让他看下,没有细究。笔者试图联系扫码付款的人,可是添加好友,也没见同意,不知道对方是拒绝同意陌生人,还是视若无睹。笔者对此心中不免生起感慨,难道因为卖者是老头和老太太,本来是该付款15元、21元等,心存侥幸糊弄,付的是1.5元、2.1元,试问付款时没有良知吗?这样的做法不免让人心生憎恶。
古往今来,人无信而不立。“诚”与“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视为人的立身之本。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诚信做人应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而现如今,诚信成为社会稀缺资源,更加弥足珍贵,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让我们产生不信任的人和事,不胜枚举。家庭生活中,夫妻间存在着感情信任危机;社会生活中,对人和事产生信任危机;招聘用人时,对人才产生信任危机;看体育比赛时,对裁判产生信任危机……
诚信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不仅仅是商人的做人准则,也是每个公民的做人准则,卖家的信任遭遇买家的不诚实,社会的不和谐由此衍生而来。近年来,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宣传弘扬真善美,引导广大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涌现出了很多好人好事,有
拾金不昧的公交司机、的哥的姐,还有爱心捐助的企业家等,失而复得的人感恩,受助的人感激不尽,这些是得益于社会的向上力量,也是广大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体现,让社会充满真善美。
诚信用心,弘扬真善美,要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需要全社会参与。俗话说,先做人,再做事。事在人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作为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与人之间每天都要接触、交流、处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人人爱憎分明,依法办事,诚信文明,相互尊重,乐于助人,胸怀坦荡……这样,所有的矛盾都将烟消云散,我们将生活在崇礼尚德、和谐文明的城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