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十二营盘”
汝州的军屯,素有“七十二营盘”之说。提起“七十二营盘”,汝州人大都会说出一串以“营”命名的村庄。但是当年到底形成多少以“营”命名的军屯村庄呢?
清顺治十六年(1659)汝州卫撤销后,所有军屯村庄并入汝州管辖,汝州将其划分为4个行政区划单位,分别是余屯里、沈屯里、丁屯里和孙屯里。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卷之三·村庄》列有这4个里的村庄名单,共有286个村庄。而这286个村庄中,以“营”命名的就有120个。笔者又查: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中,《宝丰县志》(1996年版)所列村庄中,以“营”命名的43个,《鲁山县志》(1994年版)所列村庄中有24个,《叶县志》(1995年版)所列村庄中有42个,《汝州市志》(1994年版)所列村庄中有5个(不包括原河南卫收并过来的村庄)。4种志书合计,到20世纪90年代,4个县(市)共有以“营”命名的村庄114个。
那么,“七十二营盘”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这个问题,平顶山市历史文化学者潘民中先生是这样分析的: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召见葛川,说是伊王明年就要到河南开府了,要其先行到汝州去屯田,以备伊王到时之用。战乱后的中原,赤地千里,不见人烟。汝州管辖之地,又有汝河、沙河,有地、有水、土地肥沃,成了屯垦的必选之地。葛川在派人查看地形后,便在汝州及其管辖的几个属县布局20个“百户”(百户是明朝时期一个军官的级别名称,下设“营”),设立72个营盘。这些军队虽然是军队编制,但却是来搞屯田的军队,而不是打仗的军队。
我同意潘先生的分析,其实,应该是当年葛川派人根据军屯区域的布局,设定了72个军垦点,实际上是72个管理单位,分别以营命名,后来形成了一个个村落。但时间长了,军屯面积越来越大,军屯人口越来越多,逐渐地原来的各营盘各自新设若干分点,又形成若干个村落,其中有的仍以“营”命名,但大多以当地形势为据,另取村名了。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卷之三·村庄》列出的属原汝州卫的286个村庄中,除120个以“营”命名外,其余的166个村庄,分别以寨、庄、冲、窑、岭、沟、坪、桥、庙、园、院、堂、庵、房、湾、口、坡、台、厂、集、镇、崖、场、岗、洼、店命名。
可以设想,当年的72个营盘与后来派生出的军屯村庄,应不是平级关系,其关系应相似于现在的行政村与自然村的关系。各个营盘行政上受百户直接领导,而各营盘的负责长官又负责其他各军屯村的具体事宜。
这样,这72个营盘分别是哪个村呢?
清嘉庆二年《宝丰县志·卷十三·兵防·明屯兵》载,宝丰县境内有李文义营、赵官营、萧旗营、韩家营、余官营、三里营、葛家营、八里营、李官营、米家营、叶家营、孙官营、萎子营、张旗营、谢家营、房旗营、魏家营、虎狼营、廖起营、周旗营、马旗营、井家营、柳沟营、石桥营、校尉营、姜旗营、陶旗营、陈旗营、杨官营、磨冢营、鲁官营、东三里营、北五里营、西五里营,计34个。
清嘉庆元年《鲁山县志·卷十四·兵防》载,鲁山县境内有毛家营、三里营、詹家营、东詹家营、柳树营、徐家营、清水营、柳营、胡家营、朱家营、陈家营、叶小营、纪家营、王家营、曹家营、滚子营、萧家营、张官营、梁官营、洪官营、毛家营、高家营,计22个。
清嘉庆二十一年《叶县志·卷之一·王庄军屯》载,叶县境内有灰岭营、鲁家营、方家营、邹家营、瓦店营、大营、小营、杨家营、徐家营、刘圪疸营、胡官人营等,计12个。
汝州卫裁撤后,汝州官府把原汝州卫所属村庄编为4个里———沈屯里、余屯里、丁屯里、孙屯里,其中前3个里的村庄分布在鲁山、宝丰、叶县境内,只有孙屯里所属村庄在汝州境内。孙屯里上牌有22个村庄,下牌有3个村庄,其中以“营”命名的有苇子营、长营、杨起营、吴营(《直隶汝州全志》中记为“吴庄”,疑是讹误,应是现在的吴营村)、周营、军营、魔冢营、五里营8个村庄。在这8个“营”中,魔冢营、苇子营被清嘉庆《宝丰县志》列入营盘序列(该志将“苇子营”记作“萎子营”),剩下的6个“营”中,只有长营、杨起营、五里营3个应该为当时的营盘。另有原在汝州境内的大营,汝州卫裁撤后被划归丁屯里。这样,宝丰境内有34个营盘,鲁山境内有22个,叶县境内有12个,汝州境内有3个营盘,再加上大营,正好是72个营盘。
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些村庄名字也在发生着变化。宝丰县旧志中记述的34个营盘,在1996年出版的《宝丰县志》中,保持原村名的只有17个,占一半;鲁山县旧志中记述的22个营盘,在1994年出版的《鲁山县志》中,保持原村名的只有12个;叶县旧志中记述的12个营盘,在1995年出版的《叶县志》中,保持原村名的,只有8个;原汝州境内的3个营盘,长营保持着原村名,杨起营改写作“杨其营”,五里营改称为“东营”。
五、插花地的形成
上文说到,当初屯地的来源有官田、没官田、废寺入官田、废田、绝户田等多种,而这些田地不可能都在一处,必定是这里一块,那里一片,分散布局的,所以必然形成军田与民地间杂交错的局面。这样,隶属于汝州卫(后来分别隶属于汝州、临汝县),而具体位于各属县的军田,人们称其为“插花地”。
插花地是军屯中出现的特殊现象。1935年,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编印的《五年来河南政治总报告》中写道:
查此县境内某一特区之土地人民,隶属彼县管辖者,曰插花地。本省各县插花地较多,其源肇自明代,当时军队屯垦,星罗棋布,分卫分所,各有隶属,迨后屯地升科,军民界限已泯,所有屯垦地人民,仍沿其隶属关系,不归所在县分管辖,屯垦地之赋税,亦不归所在县分征收,遂演成所谓插花地形势。明清相承,因袭未革,延至今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景超在他的论文《民国时期河南插花地整理活动研究》中写道:
河南插花地数量众多,但从无精确统计。民国时期调查显示,“计全省一百十一县中,有插花地者七十三县,无插花地者三十七县,不明者一县(林县)。”有插花地县份比例超过65%。插花村落计6623个,其中插花地较多如临汝、淮阳等县,插花地“面积占全县十分之三四,田赋占三分之一”。
对于河南境内为数众多的插花地,民国时期河南省民政厅长张钫曾述及:“查插花制度,肇自明代,原以军队屯垦,星罗棋布,分卫分所,各有系统。迨屯地升科,军民界限已泯,当时政尚单纯,人民除纳赋税外,无多政治关系,以至赋归某县管辖,即归某县管辖。颇有辖境越数县以外者,催科传案,诸感困难。相沿至今,迄未变更。现值训政开始,地方自治事务日见繁多,似此插花地段,若不亟予勘丈,改隶管辖,不惟易起纠纷,而且行政设施,亦多扦格。”事实上,明初的屯垦政策、卫所制度的存在,是明清时期插花地形成、发展的渊源所在。
当时插花情形最严重的汝州,其插花地即由伊王府洛阳中护卫与汝州卫两大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临汝原为明太祖第二十五子封地,受封之始,即以战胜余威,分兵屯田附近各县,藉以解甲归田,旋被废为庶人,而屯田仍旧,故附近县分如宝丰、鲁山等,无不有临汝县属之插花地。即叶县隶属南阳,亦被临汝插花。及至清初,分兵屯田,自由占领,如宝丰境内之插花地,为葛川氏率兵占领,大小不下百余村。”据汝州长营旧碑文载:“洪武二十五年某月日,太高祖皇帝御左顺门,谕指挥葛川:伊王于明年出阁河南,你可先于五百里地内屯种,多种小麦,以便家口就食。葛川遂奉命于汝州、襄城、鲁山、郏、叶等处屯种,设百户二十,典仪所六。”数量庞大的卫所屯田与藩王庄田,本就以插花的形式错杂在民田之中。在改朝换代之后,虽然通过“更名田”、军屯升科等措施,将其纳入到正常的国家赋税体系中,但没有完全兼顾户籍与地籍的统一问题。屯民的隶属关系非但没有按照属地原则一律归并,反而沿袭了原有的隶属关系,并不归所在县份管辖,使得插花地的存在长期合法化。清乾隆重修《宝丰县志·卷之二·营卫》载:
自洪武二十五年,伊藩就封立屯,伊府惟征屯粮,而地则犹是县地,屯户编籍与县民同听县治。迨设汝州卫,而县无与矣。……至国朝顺治十六年裁卫,而地隶汝州矣。尔时,朝议“近县归县,近州归州”,不知何以仍因旧贯。州县参错,县虽近而义难越俎,州处远而鞭长不及,两不便云。
举宝丰县为例,从《宝丰县志》(1996年版)中收载的1935年宝丰县政区图可以看出,当时该县境内隶属临汝县的插花地分布情况,可以总结为“四点六片”。所谓“四点”,就是有4个军屯村分别孤立地位于宝丰县属村庄中间;“六片”,是其他军屯村庄有6个片。这6个片各自独立,插花在宝丰县境内,每个片村庄数量不一,最少的只有3个村庄,最多的达48个。由于当年地图上最南边的第六片是空白,没有显示村庄,我们无法一并统计,现有的4个点、5个片,共有军屯村庄87个。具体为:
4个孤立村庄:蛮子营、张桥营、香滩营、刘庄。
第一片(3个):大营、南小营、北小营。
第二片(48个):石岗营、孙官营、响庄、赵官营、藕池营、娄庄、棉庄、大黄庄、小黄庄、韩庄、周营、白店、晏楼、张五庄、李楼、茨芭岭、潘庄、白庄、李九贤、肖七营、赵安、韩店、七里营、马庄、李坟、方七营、葛庄、三里营、五里营、刘其营、郭庄、史营、吕庄、皮庄、李庄、黄庄、辛庄、三里营、四里营、江凹、陈营、谢堂、八里营、胡庄、刘庄、刘营、花园、林营。
第三片(12个):马其营、余官营、刘沟营、白水营、王营、叶营、桃园、毛营、青石营、薛营、旱寨、何营。
第四片(10个):雷庄、肖营、洪寺营、周营、冢坡、谷国营、火神庙、李国营、范营、军营。
第五片(10个):薛庄、小营、站王营、石桥营、郑营、杨官营、边庄、胡庄、井营、校尉营。
据《叶县志》(1995年版)大事记民国23年(1934年)的内容可知,当年叶县境内的插花地有90个村庄。
汝州卫在汝州境内只有25个军屯村庄,其中有22个村较集中地插花在汝州东南部,只有五里营、武家庄、斋崆庄3个村插花在汝州东北部。鲁山县由于手头没有有关资料,无法说明插花地分布情况。
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河南省政府年刊》所载,临汝县在鲁山、宝丰、叶县三县的插花地计400余村,而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河南省政府年刊》中则记述为360余村,其记述数字不一致的原因不详,但可知当年的汝州在各属县的插花地数量的确不少,列为河南省数一数二,当之无愧。
(上接2020年8月6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