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将军在汝州温泉汝州风味小吃习近平在正定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河南坠子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572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04-21

河南坠子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河南坠子形成于1900年左右,是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汉族曲艺形式,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且用河南方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河南坠子在形成过程中,以新鲜活泼的特色,吸引了不少三弦书和山东大鼓艺人参加到改革创造的行列中来,使河南坠子增加了大量曲目,丰富了演唱技巧,促使这一新兴曲种日益成熟,并迅速流传到山东、安徽,民国初年传入北京,20年代传入天津、上海、沈阳,30年代传入兰州、西安,40年代传入武汉、重庆、香港等地,成为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辛亥革命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河南坠子表演开始出现了女性艺人,已知最早的一批女艺人为从开封相国寺出道登场的张三妮和尹凤宝等。1913年,河南坠子出现了第一个女演员张三妞,随后又出现了乔清秀、程玉兰、童桂枝3位名家。女演员的出现,促使河南坠子扩展了唱腔的音域,改革和丰富了唱腔的旋律,伴奏技巧也有所提高,河南坠子即传入京津等大城市,影响也随之不断扩大。

2017年“河南坠子”被汝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汝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赵留群、陈梅、孙京文、王国志。

刚鑫雨 杜宏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