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存:山乡孩子的“领路人”小孩手指夹断一院成功接上市人民医院、骨科医院举办“世界卒中日”大型义诊活动习近平在正定“娶不起”“死不起”“人情还不起”……早就该治了!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47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10-30

陈天存:山乡孩子的“领路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陈天存

1979年春天,伴着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19岁的陈天存在高中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偏僻的山区大峪镇下焦小学任教,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自参加工作以来,陈天存一直坚守在下焦小学,整整工作了40个春秋。

山乡孩子的“领路人”

扶贫先扶智,陈天存深知这个道理。为了让山村孩子们有更好的出路,陈天存认真备课,上课之前总是查找各种资料,精心备课,做到“没备课不上课”;课中认真讲课;课后认真写反思,平时挤时间钻研学习。

刚参加工作那年,学校让他带一个普通班的班主任。学生纪律差,学习成绩不好。但陈天存毫不懈怠,精心备课讲课。结果,这一年的期末考试语文人平分与成绩赶到中上等。这个班也多次被评为“优胜班集体”。平时,陈天存积极研究《教育学》《心理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关爱一切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陈天存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他还特别关注学困生、性格怪僻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班里有一个学生调皮贪玩,性格孤僻,喜欢与老师作对。陈天存多次找他谈心,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还多次写信与他沟通。后来,这位同学转变很大,尊重老师,性格开朗许多,认真刻苦学习,最后走进了大学的大门。

7岁的学生小王父亲双眼失明,母亲弱智,家庭十分困难。3岁时小王就跟着陈天存到学校上幼儿园。陈天存就天天背着小王上学,风雨无阻。四年来,陈天存一直带着小王到校学习。平常,陈天存把他带到家里吃饺子、油馍,亲戚们送来糕点,陈天存也经常给小王留一份。这份深情厚谊,让小王的父亲非常感动,见人就说:“陈老师真是好人,真的感谢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

陈天存还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大胆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锐意进取,不断创新。近年来,他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平顶山市教育局、市教体局表彰。他还荣获“汝州市文明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留守儿童的好“保姆”

下焦村地处禹州、汝州交界处,距离大峪镇镇区30多里路,这里地处偏僻,山高林密,群众生活贫困,是省定贫困村。在下焦村,许多青年人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老家,陈天存就成了这些孩子的“保姆”,主动担负起照顾留守儿童生活的责任。为了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不失学,他的足迹踏遍了这里的每一个村庄。

在学校工作中,陈天存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弱,点点滴滴,教师们都得操心。

为了让孩子们能喝上一口热水,吃上一口热饭,几十年来,陈天存坚持到离学校1里多外的水井里挑水。一担水有80斤重,一天两担水,他一挑就是30多年,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喝过他烧的开水,吃过他做的饭。回忆起这段日子,他说:“寒冬腊月天,滴水成冰,不知道在陡坡处跌倒多少次,胳膊跌破流血了,疼得直冒冷汗,冻得牙齿直打架。可是想想孩子们的难处,就咬着牙继续坚持挑水。”

近年来,孩子们的家长有进城务工的、有父母离异的,学校里的这些“留守孩子”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的父母半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就可以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不良的改变。

为此,陈天存给学生分组,利用微信等形式,让学生每星期一、三、五的阳光大课间活动与家长联系,汇报他们在校的情况;平时,利用体育课给他们一起玩游戏,和他们分享开心的事,诉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怎样克服困难等;每个月给班上的孩子每人买一份礼物,并找到激励他们的理由。使每个孩子都感到老师的关心。

有一次,当他听说一名学生辍学后,立即连夜走了十几里山路赶到学生家里,劝说家长让孩子回校学习。陈天存还多次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来,为贫困的学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品。

陈天存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在他教书育人的时光里,不但取得了家长的放心,也让学生更有了学习的动力,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

亲朋好友眼中的“负心人”

对学生的爱多一点,对家庭的爱就少了一点。在2013年,陈天存的妻子突然得颈椎病,手脚不能动。当时他正赶上期末考试,工作忙。陈天存没有向学校请假,只是麻烦姐姐、妹妹去城里照顾一下妻子。直到现在,妻子的病情还很严重。陈天存的母亲年纪大了,体弱多病,他总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为母亲看病,平常让妻子和姐妹们照顾老母亲。

陈天存说,有时想一想也很愧疚,觉得对不起家人。但转念一想,学校是大家,学生不也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家人吗?

谈及今后的工作,陈天存说,他要继续改善不足,发扬优点,生活在山区,扎根在山区,为山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融媒体中心记者吴伟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