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蟒川:万古长卷入眼来(上)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假期余额已不足暑假班的孩子还好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句赏析(一)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42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8-20

魅力蟒川:万古长卷入眼来(上)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徐正国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自然界是一座最大的博物馆,天地之间隐藏着内容最丰富、涵义最深奥的大书。

蟒川,是汝州市下辖的一个山区乡镇,地处汝州、宝丰、鲁山三县交界地带。在汝州“两山夹一川”的地理格局中,它属于由最南部的深山区、浅山区向丘陵的延伸带上,是八百里伏牛山的余脉。

记忆中的蟒川以小煤窑闻名,是个“路上都是坑,天上灰蒙蒙”的地方。但数年之间,她却迅速实现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化,从“傻大黑粗”的传统资源型乡镇华丽转身,蝶变成了“汝州人的后花园”,迸发出匪夷所思的后劲与令人惊讶的魅力。追根溯源,我隐约发现,蟒川似乎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不同凡响、出产奇迹的地方。

此刻,且让我们一起探访蟒川镇的山水村落,仔细翻阅隐藏于沟沟岔岔间的一卷卷无字之书,用心感悟这片土地的厚重、神奇、梦想、奋斗、活力……

第一卷:罗圈遗迹———地球的自传

初次来到蟒川镇罗圈村的“罗圈冰川遗址”,站在光秃秃的山坡下,你一定会大失所望,因为从观光旅游的角度来说,这里实在太乏善可陈了。

仰望罗圈冰碛地层,其下部是灰黄色的厚层状泥质、白云质胶结的冰破砾岩;中部呈浅黄色紫红色含冰破砾石的砂质页岩;上部为杂色砂质页岩与细砂岩互层,如此而已。

但是,在有关专家的眼里,这一层层不同颜色、不同成分的冰碛地貌每一层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每一粒泥土都记载着数十亿年前的地球往事。眼前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砾石都有数十亿年的年龄,在以它们亲身的体会讲述着那个惊心动魄的经历———

“10亿年前,地球处于一个很不稳定的急剧变化期,汝州一带处于豫西地区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当时的熊耳山、外方山,甚至中岳嵩山都是海岛。8亿年前,发生了一次大的地壳造山运动,豫西浅海抬升为陆地,原来的陆地及海岛抬升为高山。气候极度寒冷,山上积雪长年不断形成山岳冰川。后来重力作用小,巨型的冰川作为整体向山下缓缓移动,势不可挡,所到之处所有的岩石都被裹挟其中、被碾压磨蚀、被挫骨扬灰……冰川活动期长达1亿年之久,后来由于气候变暖,冰川逐步消融,冰川携带的大量砾石随处堆积下来而成冰碛砾岩,冰水沉积而成含冰碛砾石的砂质页岩,后期冰水聚集成湖,泥沙沉积成砂质页岩与页岩互层的复杂地质构造……”

罗圈冰碛地层完整地记录了上述古冰川活动、沉积的全过程,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地质遗迹,被称为“世界四大冰川遗址”之一,被评为“十大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之首,还荣获河南省首届“十大优美的地质景观”。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原国家地质矿产部长李四光在八十高龄时还曾亲临罗圈考察,英、美、法、加等国专家也先后来此进行科学研究。每年,我国各地地质院校师生来这里实习的更是络绎不绝。

地球的秘密往往都被掩藏在地层深处不见天日,但偏偏在罗圈村附近悄悄透露出这许多的蛛丝马迹。好像是大自然对蟒川这块土地情有独钟,才故意把自己的隐私掀开一条缝隙,等待着有心人前来品悟、膜拜、破译、领会。

第二卷:周赧王墓———周朝的句号

周赧王墓位于蟒川镇寺上村的五朵山中,民间俗称“天子坟”。墓地前边有宽阔的祭坛,站在祭坛向四周环望,但见虎头山、鸡冠山、蜈蚣山、荞麦山、凤凰山环状排列,五峰相朝,宛若五龙朝会,拱护赧王坟墓,故当地群众叫“五龙护天子”,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

赧王墓不但被五朵山“五龙护驾”,而且还有两道石门把住关口,两处关口分别是“老虎把关”和“二龟守门”。除此之外,还有“金鸡斗蜈蚣”“九龟朝赧王”“金猴蹲月”等许多民间传说,以民间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落魄天子的敬意。

周赧王,本名姬延,东周第25位君主,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姬延在位期间,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他虽贵为“天子”,所统治的地盘只限于都城附近的王畿之地。公元前256年,秦昭王攻周时姬延为了避免生灵涂炭,乃率群臣宗室哭于文武之庙,三日后,奉其所存家眷、图册,亲到秦军投降。秦王怜之,以梁城今杨楼镇汝河南岸庆阳故城一带封姬延,降为周公。姬延不久身故,被奉葬于蟒川镇寺上村。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从周文王自周原出发讨伐商纣建立周朝,到周平王东迁洛阳,再到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百家争鸣,直至大秦崛起、一统天下,前后超过800年时间。身为周王朝的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选择此处作为自己的千年吉地,无疑有诸多原因,但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新的荣耀与神奇。远远打量这个圆圆的墓塚,那俨然就是延续了800年之久的周朝留在人间的一个句号。

在周赧王去世之后,为避秦国加害,除了主祭祀的嫡长子仍为“姬”姓外,其余宗室、子民纷纷南迁,并且皆以故国为姓改姓“周”,成为现在中国“周姓”后裔的最大来源。虽然作为“失国之君”而被谥为“赧”(因羞惭而脸红),周赧王却无意中成了当今世界周姓后人共同的“始祖”。近年来,每年都有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以及其他十几个国家上千名周氏宗亲代表来到这里,举行隆重的“周氏宗亲祭祖大典”。

周赧王墓除了是周王朝的句号之外,似乎还是周姓后人走向全球的起点。

第三卷:严和店———宋瓷的娘家

蟒川河是汝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蟒川镇南部的蒋姑山风景区,严和店就是蟒川河畔一个以瓷器闻名的古村落。严和店古窑址1963年被河南省确定为全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985年省文物研究所两次对窑址进行发掘,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时期,严和店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青瓷烧制中心。从蟒川河源头的罗圈寺到严和店,沿河两岸数十里,古汝窑星罗棋布,处处窑群林立,烟火遮天蔽日。汝州发现的宋代民汝窑有40多座,其中多半沿蟒川河以严和店为中心分布,历史上曾有“十里蟒川河,十里大窑厂”的传说。大量的汝瓷精品,如奁、炉、尊、洗等,经各家窑厂烧成后,汇集严和店,经汝瓷赏鉴高手验货分级后,由古道传向四面八方,送往京师汴梁以及全国不少地区。

宋代先民为什么选择蟒川河两岸作为汝瓷的生产基地呢?首先是因为此地蕴涵着量大优质的瓷土资源,其二是取水方便,其三是便于运输。

宋代烧瓷用的理想燃料是硬质的山杂木,采自几十公里外的南部山区,最经济的运输方法当然是利用河流沿河放筏。而瓷器运输中最怕的是碰撞,所以最稳妥的办法也是水运。蟒川河从南向北流经严和店村,并且正好在村旁形成了U字形的大转弯,然后折向东北汇入汝河。这个U字形河弯不仅保证了汝瓷的生产用水,也为船舶的停靠提供了天然码头。天然的水上交通,不仅降低了严和店汝瓷的生产成本,还为瓷器的运输提供了安全保障,种种天时地利的绝佳配合,使此地成了汝瓷烧制的“天选之地”,带动了周围瓷器烧制行业的经久不衰、代代相传。由于严和店一带瓷土藏量很大,金元以后人们不断在废墟建窑烧瓷。从地上窑址遗存来看,明清时期窑火仍非常旺盛,解放前仍以烧瓷为主业。新中国成立后,汝瓷的恢复就是从严和店的“临汝县汝瓷一厂”开始起步的。

今天,就在严和店的北邻,依托严和店的历史遗存,汝州市倾力打造的“中国汝瓷小镇”已然璀璨绽放。包括河南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汝瓷博物馆、大师工坊、创客源、SO HO街区、中小陶瓷企业生产区、物流中心、会展中心等等。致力于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成集汝瓷文化研究、技术创新、生产、贸易、展销为一体的外向型汝瓷产业基地。

关于严和店村名的由来,有人说曾经一个叫“严和”的人在此地开“店”因得此名,有人说附近窑厂曾把此地当作“验货店”而以变音为“严和店”。但是,我宁愿相信留存于我童年记忆里的“第三版本”———“娘婆店”。因为这个名字具有准确的象征意义:此地虽然不是“汝官窑”的旧址,然而却是北宋时期中原青瓷烧制历史最悠久的根脉之地,是所有汝瓷的“娘家”,甚至“外婆家”,是汝瓷永远回望的故乡……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