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到车厢,谭启龙等和主席相对而坐。主席问:“山东今年的年景怎么样?是不是还是五个(丰收区)包四个(灾区)?今年全省共收了多少斤粮食?”谭启龙回答:“今年的年景不错,虽然遇到了大旱,但粮食总产可以达到250亿斤,去年是228亿斤。”主席问:“大旱之年还能丰收?”谭启龙详细地向主席汇报了山东的旱情,以及山东人民进行抗旱斗争的有关情况。
主席听后,比较满意,“嗯,河北省井陉县有个抗旱丰产沟经验也很好。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你们是怎么抓的?”主席在听了我们解决领导班子思想作风问题的一些措施后,说:“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有两条,一是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我们无论进行什么工作,都要采取这两个方法。”
“任何工作没有一般号召,就不能动员群众行动起来。但只限于一般号召,领导人员没有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再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不能验证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不能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一般号召也就有落空的危险。”
“工作之中,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没有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这种工作就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如果只有群众的积极性,而没有有力的领导去组织群众的这种积极性,群众的积极性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再提高到更高的程度。我们在工作中要注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我了解到,河北省开会就检查了三条:自上而下的多,自下而上的少:一般号召多,个别指导少;从领导到群众的多,从群众到领导的少。这些都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主席问:“你们山东的后方在哪里?”
苏毅然回答说:“在沂蒙山区。”主席从苏毅然手里要过地图,苏毅然和杨得志马上帮助毛主席把地图摊在车厢的地毯上,苏毅然面对主席,席地而坐。
主席问道:“沂蒙山区大体在什么位置?”苏毅然说在津浦路以东。
主席又问:“这个地方到津浦路具体多少里路?”
“具体多少里路我不大清楚,大约100多公里。”
“离胶济路有多远?”主席继续问我。
“离胶济路就更远一些了。”我回答。
“为什么没有莒南、莒县?”还没等苏毅然回答,毛主席的目光离开地图,抬头又问:“敌人进来了怎么办?”
“这个地方不容易进来。”苏毅然说。
“这个地方就真的进不来吗?”主席反问道。
“这个地方确实不容易进来,如果敌人要进来,除非他们想当张灵甫。”苏毅然语气坚定地说。
“这里有个孟良崮?”主席问道。
“孟良崮就在沂蒙山的里头。”苏毅然回答。
主席面对地图,沉思了一会,似是自言自语:“这个地方是不大容易进来!”
在汇报到山东已试制出半自动步枪时,主席问:“你们三七高射炮有没有?其他炮有没有?”
杨得志回答:“炮都是由华东统一安排生产的。”
主席看着我们,语气坚定地说:“将来真的打起仗来,不要靠中央,要自力更生,中央既没有粮,也没有布匹,现在还有点枪炮,打起仗来枪炮也没有。我们历史上,就是抗美援朝、中印边界冲突这两次靠后方供应了点枪炮。真正打起来,中央什么也没有,只有发号施令!”
接着主席又让我继续汇报山东三线建设的有关情况。
主席听完汇报,明确指示:你们看美国人会怎么样?只要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内,不发生战争,我们就可以把大小三线建设起来,就不怕了。
津浦线一带有没有驻军?有没有地方师?抗战时期,我们只有三个师,现在各个地方共有十几个师了,将来打仗单依靠中央是不行的。每个地方有一个师就好办了。
不要说群众了,连我们党内还有人认为打不起来,或者只是小打,不相信会大打。他们的看法也是有些道理的,我们本来就是做两手准备的。
要争取快一点把后方建设起来,三五年内要把这件事情搞好。把大小三线搞起来。后方建设起来,敌人如果不来,浪费不浪费?没有什么浪费。粮食储存一些有好处,反正要吃的。棉布存一点也有好处,也反正要穿的。打起仗来,没有粮食是不行的,打仗要有饭吃。枪炮子弹如果用不着,就只好当废铁了。打洞,不过用了点劳动力。
敌人登陆要找我们的弱点。青岛工事修得那么好,敌人为什么要在青岛登陆?龙口、成山头,过去日本就在那里登过陆。越是我们认为它来不了地方,设防薄弱的地方,它可能就在那里登陆。
还是让敌人进来,尝点甜头,诱敌深入,好消灭它。先消灭它一个营,再一个团、一个师地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