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晓伟 通讯员李松涛)“咦,这是啥呀?汝厕第032号朝阳西路。”近日,市民吴大娘指着刚安装的公厕号牌疑惑地问身边的人。“这是厕所的‘身份证’,有了它,以后管理起来更方便了。”见吴大娘发问,工作人员向她介绍。
原来,为完善公厕管理机制,市城管局环卫处对公厕进行统一编号,量身定做了身份铭牌,并进行实地安装。自此,我市公厕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工作人员依据编号信息,可以准确判断出公厕所在的位置,为广大市民与管理部门提供便利。
为全面改善如厕环境,该局环卫处加快公厕新建、改建步伐。根据人流量及建设面积,分别在朝阳路、风穴路、双拥路、向阳路、梦想大道等路段配套建设公厕及环卫驿站,推动环卫设施步入“三位一体”时代(集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环卫休息房三种功能为一体的环卫设施)。对广成西路、中大街西段、刘庄社区、建兴街等25座建设年代久、使用周期长、设施陈旧破损的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增设无障碍厕位、加装残疾人通道和扶手等设施。对城区人口密集,个别路口人流量大又没有合适的位置建设固定式公厕的,结合实际情况,安放占地面积较小的生态环保型公厕,有效解决过往市民“一时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