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昭昭青春聚力前行市卫健系统召开财务管理暨业务培训会汝州交警持续开展整治暑假未成年人违规骑车行为钟楼街道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市新华书店举办暑期“趣成长”研学活动本周前中期晴热高温,周末有雷阵雨天气玉松汝瓷作品《梅瓶》被阿克苏地区博物馆永久收藏警惕中小学生身边的这些“骗局”若水学校法治课为青春划清法律红线上接第1版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814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19

若水学校法治课为青春划清法律红线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8月15日下午,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课在若水课外教育学校开讲。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教导员何欢欢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带来生动翔实、直抵心灵的法治宣讲。

“年龄不是‘护身符’,每一次越界行为都会留下印记,最终可能成为人生的‘绊脚石’。”何欢欢开宗明义,直面“未满14岁不用坐牢”的误解。他结合案例强调,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宽容绝非纵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达到一定年龄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危害行为同样需承担相应责任。台下学生们神情专注,频频点头,法律的威严悄然浸润心田。

针对青少年日常行为界限,何欢欢以互动提问敲响警钟:“放学约唱KTV?周末泡网吧?”他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清晰划出红线:KTV、酒吧、网吧等场所必须设置禁入标志,严禁接纳未成年人。对“拉帮结派”“网络暴力”等行为,何欢欢用真实案例剖析其危险本质:“一次冲动群架可升级为故意伤害,一句网络恶语或构成侮辱罪。真正的‘酷’是恪守规则、保护自己。”

“为何反复强调预防犯罪?因你们拥有无限可能。”课堂尾声,何欢欢将话题引向成长航向———校园是安全的港湾,老师是坚实的后盾。他呼吁同学们珍惜时光,遇矛盾“先深呼吸,找老师”,面对诱惑时“多想想父母的白发、老师的期许”,在法治与道德框架内勇敢追梦。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今天才明白,遵纪守法才是对自己未来最大的负责。那些禁止进入的场所、看似‘小事’的欺凌行为,原来都藏着大风险,以后一定自觉远离。”学生课后纷纷感慨。

宋盼盼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