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云破处,绘就理纷新“枫”景为不合格充电宝办假“身份证”?不安全!子女经济困难,能否拒付赡养费学新规  破难题社区矫正对象拾金不昧传递正能量获点赞警惕针对中小学生“兼职”类骗局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81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18

警方提醒:

警惕针对中小学生“兼职”类骗局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图片源于网络

近期,针对中小学生的“兼职”类诈骗呈高发态势,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目前,已有多名学生中招,被诱骗发送电诈引流短信,年龄最小的仅11岁,最大的16岁,且此类案件成蔓延趋势,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家长、学校引起高度重视。

假期里,15岁的中学生小王在Q Q上被一名陌生人加好友,对方称急招线上客服助理,工作内容仅是群发短信,“发一条1元,熟练后日结150元,当天到账”。高额回报让小王心动不已,随即按照对方提供的视频教程,用父母的手机号,向指定号码群发“我是快递员XXX,这里有您的东西到了,电话拨不通请速回:13*****”的短信。”

警方提醒,骗子通常利用快手、小红书、微信、Q Q等社交平台发布兼职信息,或潜伏在各类兼职群中物色目标,以“低门槛、高回报”为诱饵,诱骗学生群发诈骗短信。这些短信多以“快递到件”“订单异常”等为由,引导收件人回拨诈骗电话,进而实施精准诈骗。学生参与此类“兼职”,不仅可能导致个人电话卡被限制使用或注册,更严重的是已涉嫌违法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个人电话卡、银行账号实行实名制管理,滥用这些工具协助诈骗,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从受害者到帮凶往往仅一步之遥。

针对暑期学生“兼职”诈骗高发态势,警方提醒,学生群体要提高警惕,凡是声称“轻松赚钱”“高额回报”,却要求发送不明短信、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的“兼职”,均为诈骗,务必坚决抵制。遇可疑信息时,应第一时间与家长、老师沟通,或向学校、警方核实;如发现被利用或遭遇诈骗,立即报警。广大市民收到含“快递回拨电话”等类似短信时,切勿轻易回拨,可通过快递官方渠道核实信息,避免财产损失。郭营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