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说是王莽撵刘秀的故事。
汝阳和汝州搭界的地方,也就是内埠乡大安村东边,有座娘娘山。娘娘山西坡上,一溜儿排着五个小山头,当地人叫五纵山。
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朝,各地起兵讨伐。其中刘秀的一支部队,虽说兵马不算很多,但个个英勇善战,几次交战把王莽打得大败。但时间一久,终因寡不敌众,刘秀被王莽撵来撵去,差点死在王莽手里。
盛夏烈日,刘秀和他的邓夫人,在几个贴身部将的保护下,在南阳通往洛阳的大道上,被铺天盖地而来的王莽部队追到人困马乏,途经汝阳大安时,人和马都饥渴难耐,嗓子快要冒烟了。刘秀心疼部下,让部队暂时休整,到村子里找水喝。在村南一个巷子口,找到一口井,可是井台高出地面三尺有余,村里百姓躲避战乱跑得净光,到处找不到水桶打水,急得他们围着井台团团转。一个部下渴急啦,随口说:“要是能把井搬倒,让水自己流出来该多好啊!”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刘秀看着个个渴得直舔嘴唇的部下,心里一急,双手扳住井口往怀里使劲一扳,只听见地下“咯咯嘣嘣”一阵闷响,原来直上直下的并简真的被扳倒啦。一般清泉流了出来,刘秀和夫入以及将士们个个手捧井水,咕咚咕咚喝了个够。接着他们的战马也把头扎进水里,饮了个痛快。就在这时,一阵喊杀声起,王莽的部队又追了上来。邓夫人心里一惊,她一怕丈夫遇难,二怕百姓遭殃,把心一横,一手抓过刘秀的斗篷披在自己身上,又抓过刘秀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一纵身跳上刘秀的坐骑,猛抽几鞭子,向村东头跑去。据说,刘秀的那匹马是白龙马,跑起来一阵风似的,常在紧要关头让刘秀转危为安。现在夫人慌忙换衣骑马,白龙马就知道夫人的用意,只管撒开了往前跑,一眨眼工夫,便跑到了五里以外的山脚下。王莽的部队从头篷、帽子和马匹上判断,认定是刘秀向东跑啦,就一阵呼喊,追杀上来。
邓夫人见王莽部队上了当,一阵高兴,差点笑出声来。但当她想起自己的丈夫和部将们时,不免担心,不由得手勒缰绳放慢速度,回首观望,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邓夫人稍微一停,王莽部队便呼啦一下追上来了。前面是山坡。后边有追兵,邓夫人心里一急,左手提紧马缰,右手猛抽几鞭子,只见那白龙马一声嘶叫,腾空而起,朝着山坡,腾腾腾,向山上连纵了五下,便登上了山顶。到底那马有多大劲?谁也说不清,只知道踏一蹄子下去就是一个大坑,马蹄子扬起就是一个小山包,飞扬的尘土遮天蔽日,使王莽的部队迷失了方向。
再说,刘秀趁邓夫人把王莽引开的机会,与他的部队搭成人梯爬上陡峭的山峦,顺着羊肠小道,向嵩县方向跑去,勇敢贤惠善良的邓夫人却被活活困死在山上。后来,刘秀依靠农民起义军的力量,建立了东汉政权。在他登基的第一天,就追封邓夫人为娘娘,并下旨调集大批能工巧匠,在邓娘娘困死的的那座山顶上修建庙宇。从此,当地人就把那座山头叫作“娘娘山”,把刘秀、邓夫人饮水的那口井叫“扳倒井”,把刘秀和部下搭人梯的地方叫“上天梯”,把娘娘山西坡上被马蹄子带起的一溜五个小山头,叫作“五纵山”了。
选自《汝州人文史话》
供稿:汝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