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院召开案件反思总结分享会党建引领新“枫”貌讨要错付钱款为啥那么难六名少年挤乘一辆摩托车出事故敲响暑期安全警钟警方提醒:警惕“充话费”骗局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80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30

党建引领新“枫”貌

———汝州市法院温泉法庭工作侧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汝水之滨、温泉之畔,有这样一座基层法庭,它扎根乡土、贴近群众,以党建为引领筑牢司法根基,以“枫桥经验”为指引化解矛盾纠纷,以文化为纽带拉近司法距离———它就是汝州市法院温泉法庭。自2023年3月成立以来,温泉法庭始终将党的建设、纠纷化解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用一个个扎实举措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角落。

党建引领强根基

红色引擎促公正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每年7月1日,温泉法庭的党员干警都会齐聚在鲜红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温泉法庭始终将党的建设摆在首位,让党旗在司法一线高高飘扬。

主题党日活动是温泉法庭强化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法庭党支部每月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司法作风提升”“为民办实事”等主题开展活动,通过强化党员身份意识,让干警在审判工作中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引导干警在理论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磨砺中提升服务能力。

党建引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司法审判的每一个环节。2024年温泉法庭结案率为92.2%、调解率为35.6%、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4.58%,案件平均审理时长为37.93天,案件自动履行率达71.6%。

文化为媒铸品牌

司法名片亮起来

汝州市温泉镇因千年温泉文化闻名遐迩,这里不仅有温润的泉水,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诚信友善”“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在当地代代相传。

温泉法庭立足当地文化资源,将法治精神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创新推出“水润民生法护万家”独具特色的司法文化品牌。

温泉法庭还将司法文化品牌融入法庭建设,在调解室设立“德法同行”文化墙,展示“六尺巷”等蕴含法治智慧的历史故事,用传统文化氛围缓和当事人情绪;在法庭院落打造法治长廊,将民法典中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条款,用漫画、俗语等形式呈现,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

此外,法庭还联合当地文化部门开展“法治文化节”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艺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法治理念。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近年来,温泉法庭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司法服务延伸到最基层,通过巡回审判、普法宣传、多元调解等举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司法温度。

今年4月,温泉法庭法官刘兵伟到温泉镇第一初级中学公开审理了一起因未成年人打架斗殴引发的监护人责任纠纷案,邀请近百名师生旁听,引导学生树立“遇事冷静、依法处理”的意识。

截至目前,温泉法庭已在辖区3所学校开展巡回审判,覆盖师生2000余人,有效减少了校园冲突事件的发生。

为让司法过程更透明,温泉法庭每季度都会举办“法庭开放日”。今年3月,该法庭邀请多名企业代表旁听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庭审,庭后还组织“法官答疑”环节,针对企业经营中常见的合同风险、债务纠纷等问题提供法律咨询。

温泉法庭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社区、送法进乡村”活动,去年以来,已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3场,发放资料6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200余人次。

为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温泉法庭在温泉镇中心广场设立调解站,每周安排法官轮流坐班,现场受理纠纷、开展调解。调解站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8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0%。温泉法庭还联合各村村委会设立“法官工作室”,每月安排法官驻村“坐诊”,指导村调解员开展工作,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

如今,走进温泉法庭,既能感受到司法的庄严神圣,又能体会到文化的温暖厚重。这里不仅是定纷止争的审判场所,更是群众感受法治文明、传承优秀文化的精神家园。

“来法庭办事,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学到知识,还能感受到咱老祖宗的智慧,这法庭建得有味道。”一位到温泉法庭旁听庭审的老人说。

据7月24日河南法治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