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海李广洲高留柱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8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01

高留柱

陈建国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高留柱(1942年10月—2019年10月),钟楼街道东关人。1966年10月参加工作,在东关学校当民办教师。1981年,他考入洛阳师范专科学校(今洛阳师范学院),攻读中文专业。198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临汝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1986年,调入汝州市第三高级中学任语文教师。1995年被评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03年退休,2019年因病逝世。

高留柱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同时也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家。他从小就喜爱文学,不管见谁有自己不曾读过的文学作品,总要千方百计要过来贪婪地阅读、品味。1966年冬,高留柱听说临汝县文化馆将举办业余文学创作班,他立即报名参加,从此开始了业余文学创作,并陆续创作诗歌、小说在当时县文化馆主办的《汝水》杂志发表。1970年,他与文友姚金成到杨楼高中体验生活,回来后合作创作戏曲剧本《校园烽火》,后因故未能成功,又由于其他各种原因,从此搁笔。1981年,在民办教师岗位上的高留柱,作为“老三届”考生,考入洛阳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学习,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文学素养。大学毕业后,他重新拿起手中的笔,重续在文字的“田野”里躬耕的前缘。1983年,从洛阳师专毕业后,高留柱在临汝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期间,陆续发表了教学论文《记叙文讲读》《作文批改五忌》《林则徐第四场艺术简析》等,受到读者欢迎。

20世纪80年代后期汝州市文联成立后,高留柱参加市作家协会举办的各种文学创作活动,并精心指导他任教的城关镇高中学生成立的共奋文学社社员们创作各类文学作品,先后推荐陈凝的《曾经失落的日子》、张书乔的《爱的足迹》、陈冰的《乌夜啼》、刘巧梅的《暴雨后的夕阳》、刘雁贞的《爱的骗局》等,在市文联主办的《风穴文艺》杂志发表,为汝州文坛增添了光彩。他自己的作品也陆续在各级报纸杂志发表,成为汝州作协的重点作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创作并发表的作品有:散文《冬天的遐想》《初到鹰城览湛河》《来安寨遐思》,小说《夜话》《老石》《死囚的玫瑰花》《履新纪事》《别骂太阳》《疯子k》《家宴》,报告文学《脚踏实地,继往开来》《群芳荟萃竞风流》等。进入21世纪后,高留柱多年的创作积淀得以升华,开始埋头写起长篇小说来。2008年,他的长篇小说《含泪的岁月》成稿。当时我们都是枫叶文学沙龙的成员,所以我得以先睹为快,并从2009年第4期起,在我主编的《沧桑》杂志连载发表,受到读者一致好评。直到2012年以后,因此书已在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方停载。

《含泪的岁月》长达25万字,它是一部大跨度、具有宏大叙述规模的长篇小说,叙写了中原乡村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代风云,展现出那些最本色、最土俗、最真实的生活画面,刻画了一大群带有那个时代烙印的各种人物形象。小说情节多变,悬念迭出,文笔朴实,再现了典型环境中农村的政治、文化、经济的真实面貌,应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小说。

完成《含泪的岁月》创作后,高留柱又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撰写出一部20万字的长篇传记文学《生命之歌》,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以真实生活为基础,集思想性、艺术性、医疗实用性于一身的文学传记。此书以时间为序,叙写了汝州市名医张确女士少年立志学医,一路走来,刻苦攻读,饱受人间疾苦终于成才的动人经历;叙写了张确女士几十年的行医生涯及其间发生的诸多传奇般的故事,记录了张确女士根据病人不同情况,运用经验方辨证诊治而痊愈的大量病例。书中,张确强烈的求知欲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学精神令人鼓舞;以仁爱为本行医造福民间的高尚情操令人敬仰。

高留柱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成就斐然,而且在文艺评论领域也多有建树。1993年,他撰写的电影评论《电影〈林则徐〉的艺术手法》,在《中学语文》(河南)发表。他为汝州籍著名剧作家姚金成创作的剧目写了两篇文艺评论,其中为锡剧《浣沙谣》而写的《美哉,浣沙谣》,于2008年10月在《南京影剧月报》发表;为婺剧新编历史剧《赤壁周郎》而写的《复活的周瑜》,于2009年1月在《东方艺术》发表。我市作家赵俊杰的长篇小说《箕山小吏》出版后,高留柱读罢有感而发,撰写了一篇题为《磅礴雄伟真境界,壮观豪迈性情真———读赵俊杰先生长篇小说〈箕山小吏〉》的评论文章。其中写道:这一个个色彩绚丽的社会生活的画面,会深深地感染您,让你对中国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产生有益的思考。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典型化了的场景,正是长篇小说“一种艺术的大营造”,是作者“胸中的大气象”。它的魅力不是江南园林的精致与灵气,而是万里长城所体现出的磅礴与雄伟,滚滚长江一泻千里的壮观与豪迈。……叙述性文学作品都以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己任。伟大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要全力以赴写出人物的生活,要形象地写出他们的内心感受,使人物按照他们的性格去做应该做的事,也就是自然而然地从人物的性格和环境中做出结局。”托尔斯泰的这一论述,无疑是小说创作、人物塑造的基本原则……

管中窥豹,从以上寥寥数语,自可以看出高留柱作为文艺评论者独到的语言风格。可以说,高留柱是我市不可多得的两栖(文学创作与文艺评论)作家,是一名优秀的文艺工作者。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