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祖文周氏起源赧王铸就辉煌正宗天子姓赧王颂文化的传承才能够永远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08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4-12

周氏起源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周姓历史非常悠久,但是姓源不算复杂。这个姓的来源干干净净,非常清楚。

黄帝时的周部落

一个是历来传说。在黄帝的时候,就有一个周部落,这个部落的名字叫周。黄帝有两位大臣,叫周书、周昌,非常老了。他们的后代当然姓周,这是一个来源。

出于姬姓

另外一个来源,基本都出于姬姓,我们曾经讲过,姬姓是非常古老的姓。中国很多姓,是从带女字旁的这种姓氏分出来的。比如姬姓、姚姓、嬴姓、姜姓,都是这种姓里分出来的。我们知道,后稷他的遗孙———古公亶父,这个是非常有名的,在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他被敌人所逼,率领族人西迁到陕西岐山下的周原,因此他们这个部族就被称为周族。而古公的子孙,后来创建了周朝,周朝灭了商朝。公元256年传到周赧王的时候,被秦国灭掉,周灭亡了。周朝的子孙都被废为庶人。这些人为纪念故国,所以他们开始姓周。这些人主要在哪里?在河南省临汝县西南,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汝州市庆阳古城这一带。当时民间称他们为周家———姓周的人家,这批人就全部姓周。这个来历非常清楚。

改姓

另外,有些改姓的,改成姓周了。比如唐朝,唐玄宗的名字叫李隆基。要避讳,当时一些姬姓的人,改姓了周。唐末,有一个人叫成纳,成功的成,被赐姓为周。元朝的时候,还有好多姓苏的人,江苏的苏改姓周。但是相对李、赵的,周的改姓情况算比较简单的。还有其他民族用了汉姓,姓周的。比如鲜卑族,鲜卑族今天不存在了,融合在我们民族的大家庭里了,鲜卑族的贺鲁氏,就改姓为周。

周姓最初发源于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初的时候,大规模的分封诸侯国,广布到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慢慢地形成了以河南和陕西为两大中心,姓周的主要集中在这两大中心。秦灭六国,把六国灭了,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紧接着就将这些贵族迁到各地。秦末又开始战乱,项羽、刘邦战火连天,这为周姓的扩散提供了条件。这个时期,周姓迁徙到江苏北部,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到魏晋南北朝,北方长期战乱,民族的大迁徙开始出现了。主要的趋势,从中原往南迁。唐末五代又是几十年的军阀混战。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这几次大战,就迫使河南、山东一带的周姓大量的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元末明初的时候,江西吉安府的周姓移民到湖南邵阳地区。今天湖南姓周的基本是从江西迁过去的。明清以来,周姓遍布全国。现在周姓的人口是2500多万,在全国排名第九。占全国人口2.02%。湖南省是周姓第一大省。

周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历史上姓周的中华子孙,留给我们的故事实在太多。怎么样去观察一个家族的文化传统,怎么样去了解一个姓氏?第一,看他家里的两样东西,祠堂里的,现在很多祠堂没了,但是祠堂里边的匾额、对联基本上会传下来。老辈会讲的,我们家里过去有副什么对联。这是一个办法,看他的对联。第二,看他的堂号,什么叫堂号呢?因为每一个姓人都很多,比如我们姓钱,一般我就是吴越堂,吴越堂我们就是吴越王的后代,非常清楚。你看他的堂号,你之所以叫吴越堂,因为是钱鏐吴越王。

周的历史太悠久,一般很多人会报出两个堂名:一个叫细柳堂,一个叫爱莲堂。你一听这两个堂号,就知道这是周氏家族最荣耀的一文一武。你接着问,那你们祠堂里的对联是什么啊!记忆差一点的人说,对不起,我就记住一副对联,上联四个字,下联四个字,哪四个字呢?功高细柳,泽普爱莲。功劳很高———功高细柳,泽普爱莲———我的这个恩泽、惠泽、爱莲,在爱莲这个名义下,我对整个民族有功劳。好,再碰到旁边一个记性稍微好一点的,说你怎么才记住四个字?我记住一副五个字的对联:军容推细柳,理学尚濂溪。军容上将威严细柳营,这是有典的,讲军队的推细柳,理学推周濂溪。旁边又有一个不忿的,说你这算记性好,你才记住五个(字的),我记住一个七个字的对联:汉室军容推细柳,宋朝理学尚濂溪。你看都一样,它的关键词都是武———细柳,文———濂溪。“细柳”说的是汉朝名将周亚夫,周亚夫是公元前199年生人,公元前143年去世。西汉时期著名的将领,沛县人。说明在西汉的时候,姓周的已经迁到了江苏一带,今天江苏沛县在江苏北部。周亚夫是名将周勃的儿子,在七国之乱当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周亚夫官至丞相,封大元帅。汉文帝六年,匈奴入侵,周亚夫和另外两位将军驻军边防,周亚夫驻在细柳,细柳今天在西安一带,治军严谨,军纪严明。汉文帝来了,想到军营里边去看看,不行,你没有通行证,不知道口令,不让进。最后皇帝只能在门口趴着。所以军容、军纪讲细柳营,典故是这个。那么濂溪我们都知道是指宋朝的周敦颐。

周敦颐,号濂溪,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1017年生人,1073年去世。他是湖南人。由此可以看到,周姓往南迁的痕迹很清楚。周敦颐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推崇他为理学的创始人。他的《爱莲说》我们都读过。所以一个叫细柳堂,一个叫爱莲堂。

(作者钱文忠,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文章内容摘自《百家讲坛》讲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