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饮食会伤害骨骼健康吗?防治颈椎病,身体“求救信号”别忽视立夏养生要注意这几点年轻人为何从旷野得到快乐暑湿来袭祛湿不可跟风年轻人的“续命快乐水”奶茶为何会导致失眠?牛奶安神汤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4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5-07

暑湿来袭祛湿不可跟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5月5日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立夏过后,温度明显升高,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增大。这几天,我见到有不少女性朋友从超市买来成斤的赤小豆、薏米,回家煮粥吃、泡水喝,宣称要“祛湿气”。

为什么这些女性朋友突然就湿气重得要祛湿呢?询问原因,她们大多认为“祛湿就能减肥”,而不是真的受到了湿邪侵扰。

中医认为,湿邪与气候、与饮食习惯有很大联系。若平素喜食生冷食物,湿气多从内生;若气候潮湿或者久居水边,则湿邪从外侵袭人体。实际生活中,体内真正有湿的人是会有相应症状表现的。他们或是晨起多困倦,感觉身上有东西包裹,中医称“湿重如裹”;或是口淡纳呆,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又或是大腹便便、体形臃肿肥胖,阴囊多潮湿,大便溏稀不成形;再或是头晕,痰多,关节沉重。

中医讲天人相应,虽然已经立夏,但并非所有的人都需要祛湿,一定要辨别清楚是否有湿再采取措施。盲目跟风“祛湿减肥”,自行“开药”———吃一些淡渗利湿的药食,容易反受其害。

从中医角度来看,如何正确祛除湿气呢?其实,产生湿气的内因在于脾虚不能运化。虽然原因在脾,但中医祛湿不拘泥于脾,往往注重整体、辨证施治,而不是单靠煮些红豆薏米粥来祛湿。

此外,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湿”工作也很重要:

不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盖潮湿的被子。管住嘴,不吃生冷食物,如寒性瓜果及冰镇饮料等。酒亦能助湿邪,少碰为好。避免在潮湿环境中工作、生活,不可贪凉直接睡地板。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湿邪入侵。淋雨或涉水后,应及时更换干衣服。适度运动,增加身体的基础代谢率,最大限度把体内的湿“烧干”。

《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来源:大河健康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