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赤松茸、羊肚菌“联袂登场”  骆庄村五彩田园“好戏开锣”官西村张卫强的草莓致富路打通粮补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供电公司:“送服务”助企“开门红”好媳妇朱春红成为村里名人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00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2-24

从“第一个吃螃蟹”到乡村振兴“领头雁”———

官西村张卫强的草莓致富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2月20日,在温泉镇官西村南连片的草莓种植基地,一排排温室大棚内红艳欲滴的草莓挂满枝头,村民张卫强正给草莓装框、对接订单。作为村里第一个“试水”草莓种植的“吃螃蟹者”,张卫强白手起家,如今已打造出占地78亩、35座大棚的草莓园,他带动全村发展草莓产业,让“小草莓”成为村民致富的“黄金果”。

春节前后,正值草莓销售旺季,草莓园内日均产量1000~2000斤,每斤30元,批发订单不断。他每天忙于接订单、送货,红火的销售让他家年收入稳步增长。

走进张卫强的草莓园,“红颜”草莓果实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今年草莓的产量、品相挺好。”张卫强随即摘下几颗草莓,展示着硕大果实。

“气温回升后,草莓一天采摘量不低于3000斤。”张卫强介绍说,此时正值第二批采摘旺季,90%的果子输送到洛阳宏进市场。

2021年前,张卫强在外地考察时偶然接触到草莓种植,发现其周期短、收益高。2022年4月,在家人地支持下说干就干,贷款投资130万元,建起大棚。当年8月,引进“红颜”“章姬”等品种试种。通过自学、向专家请教,11月底收获第一批草莓,品质优异,迅速打开市场,销售额达150万元。

善于总结经验、更新种植技术,是张卫强的致富秘诀。“头雁效应”激发乡村活力,张卫强的成功激发了村民种植热情。

“他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带动7户村民加入种植草莓的行列,如今官西村已发展草莓种植150余亩。”官西村党支部书记常书卫说,还有2户村民计划种植草莓,正在协调流转土地。

草莓产业的兴旺,不仅让张卫强受益、带动了村民种植,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采摘旺季时,草莓园能雇二三十人参与采摘、分拣和包装工作,增加了村们的收入。

从孤身创业到共同富裕,张卫强用一颗草莓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创业历程折射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正如他所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只要敢闯敢干,黄土也能变黄金!”如今,这片红彤彤的草莓地,正映照着村民们越来越红火的日子。宋盼盼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