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开出“花”一朵“火烧孙”的传说古代汝州八景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69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2-14

“火烧孙”的传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汝州市王寨乡西边,有个小村儿叫“孙庄村”。“孙庄村”从前又叫“火烧孙”。在汝州,知道“孙庄村”的人不多,提起“火烧孙”,大人小孩都知道。

传说很多年前,孙庄西四里远有个村子叫郭店,村里有个年轻人,爱走南闯北赶会卖东西。一天,他在北山赶会,遇一白胡子老头。老头知道年轻人是郭店人,就要他往家捎封家信。年轻人很奇怪:“我不知道您老的家在哪里呀?”白胡子老头儿笑道,“你回家路过孙庄,看到村西南边有一棵大杨树,那就是我家。树下有块大青石,你坐在青石上,闭上眼,用石头敲三下大杨树,就会有人出来。”老翁边说边把信递给年轻人,就突然不见了。

年轻人会罢摸黑往家赶,天快亮时,赶到了孙庄。大老远就看见了大杨树,年轻人顾不上疲劳,就坐在大青石上,闭上眼,用石头敲了三下大杨树。睁开眼一看,自己已站在一处大宅院里,年轻人被迎进客厅,一个老头接见了他。年轻人呈上书信,老头看罢信,高兴地说:“大当家的来信了。”随即,摆上了酒宴,招待年轻人。吃饭时,年轻人内急,老头让家人引路去厕所。路过一间房子时,只见屋内灯光通明,柱子上绑着一个年轻女子。女子长得貌如天仙,奇怪的是胸前插着两只燃着的蜡烛,女子的表情十分痛苦。年轻人看那女子,很像他表妹,可又怕认错人闹笑话,就啥也没有说。

回家时,老头子送到大门口,客气地说:“你帮俺捎信儿,就是俺的朋友了,可你今天在这儿见到的事,回去后千万不要对别人说。”说罢,老头儿让年轻人闭上眼睛,过一会儿再睁眼,当年轻人再次睁开眼时,大宅院不见了,眼前还是那棵大杨树,自己还坐在大青石上,年轻人揉了揉眼睛,摸了摸装满酒菜的肚皮,迷惑不解地回家了。年轻人回到家,他娘告诉他,村西头的表妹,这几天也不知怎么了,乳房上长了疮,疼得难受,家里已准备了后事。娘的话,使年轻人忽然醒悟过来。他对娘说:“娘,您老放心,表妹的病包在我身上!”

当天夜里,年轻人又来到了大杨树下,坐在大青石上,闭上眼,又用石头敲了三下大杨树,他一下子又站在了大宅院里。老头见了,高兴地往客厅里请。年轻人婉言谢绝了,忙讲了回家后表妹病危的事。老头听罢,好大会儿不吭声,后来才自言自语:“按理这事实在不好办,既是挨近亲戚,我就破次例吧!可这是我费了几年的工夫,为大当家的选的儿媳妇呀!若放了,我到哪里再找这样的好媳妇呀!”

说来也怪,年轻人刚回到家,有人捎信说他表妹的病已好了。

三天后,年轻人外出赶会回来,他娘又对他说,他的堂妹也是两个乳房长疮,找谁都没法治,母亲又让他去救堂妹。

当晚,年轻人又去见了老头。知其来意后,老头不情愿地说:“小伙子,念你捎信的份上,我再成全你一次。你要好自为之,再遇上这种事儿,你就不要来了!”

年轻人回家后,母亲欢天喜地地告诉他堂妹的病已好了,家人正等着谢你呢!

一月之后,村里另一姑娘又得了类似的怪病。吃药打针,折腾了好几天,没一点儿起色。姑娘的父母哭得泪人一样,跪在小伙子面前,恳求救命。年轻人十分为难,不去吧,良心不忍,去吧,老头儿有言在先。犹豫了大半天,只好硬着头皮又来到了大杨树下。

老头儿见了年轻人,气不打一处来,恼怒地说:“你这孩子真不知天高地厚,你啥也别说了!人心不足蛇吞象,只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都像你,何年何月俺家才能娶上媳妇儿?”说罢,袖子一甩:“送客!”只见屋里蹿出两个家丁,架上年轻人,狠命地一丢,只听“咕咚”一声,把他摔在了大青石上。

年轻人一瘸一拐地回到了村里。听了他的哭诉,村子里的人都恼了,一个老人指挥着男女老少齐出动。拉的拉,背的背,挑的挑,往大杨树下运柴禾的队伍成了一字长龙,不到一天,大杨树下的柴禾堆成了山。年轻人咬着牙划着了火柴,顿时,大杨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初开始,人们还听到了大杨树上传来的哭喊声呢。

后来,有人说,大杨树上原住的是一家狐仙,也有人说不是狐仙,是一群白兔成了精。究竟是什么,多少年来,谁也说不清楚。可是奇怪的是,那场大火之后,周围村里的年轻妇女们再也没有类似的怪病了。正是这场大火,使孙庄村的名字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火烧孙”了。据说,那棵大杨树被大火烧后,树桩还立在那里好多年。

来源《汝州民间故事》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