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五年(1740年)至乾隆十年(1745年),宋名立任汝州知州。
宋名立(1698—1757年),字令闻,号补斋,山东沂州府兰山县(今山东省兰陵县)人,岁贡生,诰授奉直大夫,历任河南裕州、汝州知州,四川达州直隶州牧署,顺庆府知府等职。他为官清正,所到之处口碑颇佳,政绩卓著,史书多有记载。他好学上进,知识渊博,不仅能文善书,除主持编修了《续修裕州志》(1740年)、《汝州续志》(1743年)、《直隶达州志》(1747年)等地方志书外,还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诗文,颇具大家风范。
在清乾隆《汝州续志》、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和清代屈启贤所著《风穴续志》中,收录了宋名立创作的诗作有七律《奉陪学宪林巡宪张游风穴寺敬和巡宪韵》《北郊观麦因游风穴山白云寺》(二首),五律《赠风穴山白云寺老僧脱颍》(二首),以及《渠成行》《琴台》《谒苏坟》《汤泉铭》4首古风诗歌。其中,五言古风《渠志行》的诞生,来源于他的一件勤政为民之举。清代时期汝州农村土地管理复杂,军屯与民田交错,常因地界、出路、用水和排水等问题发生争执,有时互不相让,军民关系不是很融洽。宋名立到汝州上任后的第三个月,下乡查看秋作物生长情况,在宝丰县看到数百顷秋庄稼泡在水里枯萎一片。他立即与军屯负责人和宝丰县令就排水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田地不分军田民田统一规划排水渠的走向和密度,谁的田地由谁挖排水渠。方案一出,饱受水害之苦的百姓踊跃参与挖渠行动,很快出现了水渠成行的景象。排出水后的洼地成了高产田,水渠旁还可以种耐涝的树木,弥补了开渠占地的损失。这样,其他属县的洼地也纷纷按宝丰模式实施排水规划和建设。事后,宋名立欣然写下《渠成行》一诗(并序)。此诗38句,用诗歌的形式、朴实流畅的语言,记述了这件事的经过:
天时不可测,地利不可弃。
瘠土为沃土,人力所能致。
汝宝壤相错,民屯多洼地。
夏秋遇霪霖,汪洋渺无际。
播种徒辛勤,波臣恣狼戾。
间岁不一登,土著苦憔悴。
见之心恻然,明府有同志。
分忧筹阽危,回环细审视。
田塍重沟洫,自古垂定制。
佥曰开渠可,即日当经始。
弗召而自来,欢欣偕从事。
畚锸如蚁屯,浚疏类风驶。
不日告成功,兹役实快意。
沮洳变膏腴,同力甚贔屭。
吾非故好劳,为尔谋生遂。
感召冀和丰,苍穹将溥赐。
岁修慎勿忘,永永享其利。
所警在惰农,所恤在勤勚。
后来贤邦伯,情更切抚字。
宋名立的律诗《北郊观麦因游风穴山白云寺》写得也很出色:
为访郊原二麦新,马蹄忽踏白云岑。
虬柯数里影高下,绿竹千竿色浅深。
塔溯开元真旧物,洞传直讲有清音。
慈泉尤喜甘而冽,涤我烦嚣惬素襟。
他为汝州温泉撰写的《汤泉铭》,先序道:
“汝西门外四十余里,有汤泉镇。泉出平地,溅珠跳瀑,源源不穷。其熏蒸之气逼人,虽冰雪天寒,咸可霁浴。斯泉者,非惟去垢,并愈癣疥之疾。予谓:濯其身者,即可洗其心;润泽一人之肤体者,即可以涤除四境之疮痍矣。有牧民之责者,慎毋贻笑于汤泉焉。”然后“系之以铭”曰:
繄造物之流泉兮,润民生之枯槁。
禀淑气而温和兮,涤余性之烦躁。
四体欲其修洁兮,岂扪心而弗皎皎?
翼恺泽以滂沱兮,庶同慈母之襁褓。
清可鉴兮和可饮,铭大德而歌熙曍。
宋名立崇文好古,任汝州知州时,汝州的经济已经得到恢复,而寺庙等文化古迹和一些公共设施的修复,显然成为百姓的愿望。于是,宋名立在汝州任职的5年间,不辞劳苦,勤政为民,先后组织整修了望嵩楼、泰山庙、理学宫、关帝庙、风伯庙、考试院;重修了侯家湾石桥、洗耳河桥、邓禹墓、临汝镇公馆等;创立了诗宗祠、汝阳书院、常平仓、屯营便民仓,以及众多的灌溉和排水系统,积极推广了众多适合于汝州气候和土壤的农作物……一系列德政,使他受到朝廷嘉奖和百姓好评。同时,每每在政务之余,他也挥毫而书,如实记叙汝州文化古迹和公共设施修复及创建方面取得的成果,以文学作品的形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收入清乾隆《汝州续志》和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中,有《新修北城记》《重修侯家湾石桥记》《创立诗宗祠记》《增修汝阳书院记》《重葺州署记》《邓禹墓碑记》《募修筑汝州西门外堤即土名棋盘山并建洗耳河石桥疏》《〈蚕桑辑要〉序》《修理学宫碑记》《东泰山庙重修碑记》《重修关帝庙记》《建仓廒记》《重修风伯庙记》《创建汝属屯营便民仓记》《重修试院记》《临汝镇修复公馆记》《修宝丰关帝庙记》《汤泉铭小序》,凡18篇散文。
这些散文作品,显然只是宋名立作品的一部分,但也弥足珍贵,读之令人赞叹。现摘录其散文作品中的部分段落,供读者品嚼、鉴赏:
重修侯家湾石桥记
余唯人存利济之心,施于事矣,可不必见于言也。而此则不能已于言者,何也?石桥建自前人,其永远利济之心,宁有穷期?久而崩圯,不有继其事者,前功已矣。今接前人之心,以有此举,是前之有望于今者。但山水陡发,或迟,或速,或甚,或不甚,皆难预料。今虽仡然坚牢,安能长保异日之不冲塌乎?是今又有望于后矣。凡行利济之事,但顺人心之所同,然未有不一呼百应者。则此记匪徒乐今日之易于观成,正以告后日者,无坐视其坏而畏难不理也。
邓禹墓碑记
办天下之大事者,享天下之盛名者也;负天下之盛名者,系天下之仰望者也。世有其人,则相与美。其遭时遇王,立业建功,不惟称之于口,而又笔之于书。至于后世,或犹指其里居,纪其坟墓,以寄其流连忾慕之思,比比然矣。甚至牵合附会,曲证旁引,不无可疑。而考古之士存之,非仍其以讹传讹,诚恐万一出于是也。
募修筑汝州西门外堤即土名棋盘山并建洗耳河石桥疏
天地间,惟木之为功甚巨,亦惟水之患为甚险。资其利于民也,不可不思所以导之;虑其为害于民也,亦不可不谋所以除之。是在守土者之力行不怠矣。
另外,宋名立在汝州有一大创举,那就是创立了诗宗祠。
汝州人杰地灵,诗人层出不穷。最有名的是唐代刘希夷;金代宗端修亦诗文俱佳;清代吴治汇、任枫更是学识渊博,精于诗文。这四人均入祀学宫乡贤祠中。重修汝阳书院以后,有人向宋名立建议修个诗宗祠,将汝州历代有名气诗人的灵位放在里面,一可对先贤进行表彰,二可以激励后人奋进,以此来兴汝州士风。宋名立听后“不禁欣然神往”,认为是个好主意。于是在汝州书院内建汝州诗宗祠,悬挂那四位汝州籍诗人的画像,敬其神位,让书院学生时时祭拜,不断增强进取心。
在地方建立诗宗祠,至今未见有二。由此可见宋名立对文学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