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梆子戏(豫剧)、越调、二夹弦、二黄诸剧种争奇斗艳的“戏曲之乡”———临汝县,一种全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在民间兴起,它就是高跷曲子。这种由坐班清唱、地摊戏嬗变而来的表演形式,非常受群众欢迎,以至于1926年5月以偶然的机会一跃上台演出,竟石破天惊,产生了一个新的剧种———高台曲子(后命名为河南曲剧),且传播迅速,很快红遍长城内外,跃居为全国第八、河南第二大剧种。
一个剧种的兴旺发达,剧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汝州境内的民间戏曲班社均没有专职剧目作者,演出的剧本全靠艺人的口传,且大多剧目粗俗臃冗。值得庆幸的是,河南曲剧在汝州产生后,终于出现了韩宗皋、郭成章、杨万坡创作的曲剧剧本,他们作为汝州最早的剧作家,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曲剧赋予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本文谨依齿序,先介绍韩宗皋和他的作品。
韩宗皋(1870年—1935年),字裕如,纸坊镇纸北村人,自高祖父起,世代为官,成为一乡望族。他自幼聪颖,博览群书,通古晓今,尤熟知药理、历史典故、诗词韵律。21岁前因父患病,在家侍奉尽孝。父亲病故后,韩宗皋准备科考入仕。适逢时局混乱,科举制度废止,仕途之路从此阻断,他大失所望。辛亥革命爆发,江山易帜。“中华民国”成立后,河南也和全国一样,经历了政权更替、动荡与嬗变。韩宗皋虽然先后出任长阜里里长、临汝县东区区长兼保安团团长、临汝公款局局长等职,但心中对时局的迷惘、郁闷和失落始终难以排解,于是辞官归田。
在家乡赋闲期间,韩宗皋为新在汝州诞生的高台曲子(后来的河南曲剧)所陶醉,便开始以自己的才学编写曲子戏剧本。他先后创作了《巧中巧》《错中错》《打砂锅》《东郭馔》《南北会》《劝坟》等剧目,还改编了《朱买臣休妻》《十五贯》等传统剧目,填补了汝州在新中国成立前没有戏剧剧本的空白。韩宗皋编创的剧本,大多构思精巧,语言活泼,讽刺辛辣,妙趣横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强烈的喜剧效果。但是他受门第观念影响,自己写的剧本只请人在家演出或在当地一带演出,从不外传,尽管如此,却形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韩宗皋所创作的剧本,因年代已远,历经沧桑,已散失无遗。今笔者从汝州文化学者张松法、屈江北、崔占收集整理的珍贵资料中,得知个别剧目的剧情梗概,今转引于后,以飨读者:
《错中错》剧情为:李学究和王明斋结为儿女亲家。李学究爱咬文嚼字,遇事爱较真;王明斋粗通文墨,爱假充斯文。李学究之女和王明斋之子成婚不足3个月,适逢正月十五,王明斋欲邀亲家到家共度佳节,在发请帖时,因不懂“汤饼”为添子吃喜宴之意,就援笔写道“正月十四汤饼候”。李学究接帖一看,勃然大怒,心想女儿出嫁才3个月,疑其为不守妇道,未婚先孕。于是怒冲冲来到女儿家,其女儿正因感冒卧病在床,他不论分说,将女儿暴打一顿。回家后仍怒气不息,斥责妻子教女不严,伤风败俗。其妻不服,赶到女儿家中一探究竟,见女儿卧床,也信以为真,询问女儿几天了,女儿答三天;问女儿何人所为,女儿答父亲所为。于是其妻赶回家,怒斥李学究“血扒灰头”。夫妻各不相让,争吵不休,闹出很多笑话。后弄清事实真相,原来是请帖惹的祸,大家啼笑皆非。
《南北会》的基本梗概是:有个叫人之初的人到南方经商,巧遇一个叫作性本善的人。在性本善的帮助下,人之初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后人之初染上不良习惯,日醉酒肆,夜眠柳巷,置生意于不顾,性本善反复劝解,人之初仍痴迷不悟,以致负债累累,逃回故乡。性本善为帮助人之初改恶从善,不远千里到人之初家中,见到其弟人之伦。人之伦认为其兄在南方所为均为性本善教唆之过,不愿搭理。问其兄何时能回,人之伦敷衍塞责,曰春夏,曰秋冬。后终于弄清事实真相,人之初表示痛改前非,真诚地认下性本善这位诚信的朋友。
《巧中巧》基本内容已失传,只有夏店镇毛寨村曲子老艺人王奎生还记得其中四句唱词:“叫声亲家你别恼,俺的女儿跟人跑。万事总有错中错,今天这事巧中巧。”
另外,有老艺人还记得,韩宗皋剧目中有一个情节:一相公外出,遇一老汉。问老汉今年高寿?老汉答曰:“俺家住草房,无有兽头”;问有几个令郎?老汉答曰:“俺这儿一马平川,没有狼”;问有几个令嫒?答曰:“俺这里遍地黄蒿,没有艾”。其语言幽默、讽刺辛辣之特点,溢于言表。可惜不知出自哪个剧本。
1930年,韩宗皋患病,到焦村镇李楼村韩氏庄园休养,1935年病逝,享年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