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深处汝瓷情老行当之精雕细琢话刻章农耕印记粪堆赵柳树王的来历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40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19

农耕印记粪堆赵

杨树林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一个地名的由来,都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它记录了先民生产、生活和与大自然抗争的生存史,往往以姓氏、草木、名人、自然风物命名的居多。这些地名、村名透露着远去的信息,折射出了厚重的文化神韵和清晰地历史烙印,大都寓意深刻,叫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地域属性和民族特色。但有一个村却以“粪堆”命名,让人听起来不免有点匪夷所思,甚至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村就是粪堆赵村。

粪堆赵村地处汝州市汝南街道东北部,北邻北汝河,与汝州市区隔河相望,南邻鸣凤岭。据该村赵氏家谱记载,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赵氏先祖赵世魁为躲避白莲教战乱,带着妻子儿子和赵世贵、赵世豪两兄弟,从河南鲁山县赵村辗转迁徙到汝州虎狼爬岭的和尚村。这里也有从鲁山县逃难而来的陈士英在此居住,赵陈两家就做了邻居。后来赵世魁发现了鸣凤岭下这片依山傍水、土质肥沃适宜人居住的地方,勤于农耕的赵世魁决定在此安家落户。

赵世魁带领一家垦荒种地,辛勤耕耘,夏季割蒿割草,冬季搂秆搂叶,从不忘堆攒积粪。赵家大门前不远处积的粪堆常常有一丈多高,庄稼连年丰收,很快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安定生活,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逐渐成为汝河南岸的殷实之家。富起来的赵世魁一家,也盖起了深宅大院。赵家宅院南靠东西大道,北临汝河渡口,南来北往的过客大多从赵家门前经过。老赵家宽厚待人,大宗小事都有求必应,赵家成了人们歇脚纳凉的好去处,饥了赵家管饭,冷了赵家添衣,从不收过客一文钱。大家都传颂赵家的乐善好施,传的时间长了,“大粪堆旁老赵家”远近闻名,喊着喊着就被人们喊成了粪堆赵,这个村从此就叫粪堆赵村。

据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汝河图》记载汝河两岸村庄中,有“粪堆赵”村的标记。在《直隶汝州全志》卷之三,“州境四乡分三十四里、一卫,每里所属村庄列后:……归仁里正南乡共属村庄八十八个”中,有“粪堆赵”村的记载。

凤鸣祥福地,风水好地段。粪堆赵村上了年纪的老人叙述,他们从小就听大人们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就是一块风水宝地,河岸的风物吸引了一对金凤凰远道飞来栖息,有一只金凤凰想在此落下,双腿刚一落地,便又飞快地展开了翅膀,鸣叫一声向东飞去。因此村南的山岭就叫鸣凤岭,岭下的洼地就成了一片沃野田畴,东西横亘的鸣凤岭就成了粪堆赵村的护村岭。

真是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位于鸣凤岭下汝河岸边的粪堆赵村,从嘉庆二十年(1815年)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短短二十五年间,已形成村落。越来越多的人看好这里,先后有陈姓、王姓、潘姓、李姓都从四面八方迁徙而来,粪堆赵村成了多种姓氏融合的村庄,很快成了汝河沿岸规模较大的村落之一,各家各户开荒种地,修渠引水,四季忙碌。山坡、河岸、低洼都留下了很多村民垦田耕种、度荒抗灾的励志故事,村民之间那睦邻友善、守望相助的情分支撑着这个村一步步从农耕历史的深处走来。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种地就得施肥,没有粪哪来的粮食。一个“粪”字,演绎了一段赵氏家族和粪堆赵村民务本重农的沧桑流年史。生生不息中,粪堆赵村民踏着四季的跫音,迈着各自深浅的步履,收获着四季,盘算着粮仓的丰歉。而他们的希望就是有田有地,五谷丰登,穰穰满家,温饱有序,这承载了多少美好的寓意和希望在里面。

我们的古汉语中的“粪”字,是由上下结构的“米田共”组成的会意字,传承和使用几千年的繁体“粪”字,由扫除、粪除引申为粪便义,再又引申为施肥,使肥沃义。《广雅·释诂四》中有:“粪,饶也”。《礼记·月令第六》中把每年的农历六月,也就是“季夏之月”的生产活动记述为:“……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疆土”。大意是:这个月泥土非常润湿,天气又热,时刻会下大雨,让人们利用这个机会割草沤粪,及时对土地施肥,并整修土地。再者“粪”字在甲骨文中可假为地名。从这一点来看“粪堆赵”这个村名也真的不足为怪了。

岁月载不动往昔,也带不走人们的记忆。遥远的农耕时代,一块田、一堆粪、一粒粮都是积贫积弱家庭的希望。春种秋收中,人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期盼庄稼丰收,给家人带来温饱,实现年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小小心愿,但这个心愿往往有很多家庭也难以实现。太多的饥馑和灾荒让我们的民族在流离失所中愈挫愈勇,在苦难和困惑中辛勤劳作,甚至经常是年年不收年年种,但拓荒和耕种从不懈怠,也不敢懈怠。

赵氏一族在粪堆赵繁衍生息了二百余年,一曲曲创业守成、拓荒耕田的农耕故事,形成了汝河流域独特的可以考证的农耕历史,延续了中原农耕文化,厚植了华夏儿女的根脉。“粪堆赵”三个字,记录了赵氏一脉和村民的农业史,形象传递了人文历史和农耕文化内涵,这个村名是那个时代的记忆,是逝去岁月的背影。

如今,粪堆赵村这个地名,已成了北汝河沿岸村落农耕文化的一个地标,围绕粪堆赵这个村名,有许多陈年旧事都成了古村风情和风物的载体,不期然中村民都会对遥远的过去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也有外出闯荡的年轻人对“粪堆赵”这一村名提出质疑,一提起外人对“粪堆赵”字面评判,心中夹杂着无奈和茫然。但对老一辈粪堆赵人来说,粪堆赵三个字,就是融入血脉中的眷恋,是他们的情感穴位,甚至从心底里流露出对自己祖先满满的敬畏和一往情深的乡愁。一提到粪堆赵村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他们都会描述当年那瓜果满园、麦浪滚滚、金穗飘香的丰收喜悦;都会羡慕当年荷锄在村塘瓦舍边走动的那种恬淡,也都难忘那牛踏田野,耕田如画的热闹场景,那种久违的田园生活激情都会情不自禁涌上心头。

世事沧桑,桑田巨变。粪堆赵的历史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农耕时代的故事,而如今的粪堆赵村已逐渐被城市的扩容和发展所包围,村庄的模样也即将失去。粪堆赵村在带给人们一幅未来可期的美好画卷的同时,那从记忆里生生连根拔去的农耕生活,也留下了一种无尽的留恋和裹挟般的无奈。以后的粪堆赵人会不会知道厂房林立、高楼幢幢下的那块地曾经是菽麦飘香的田野,但愿人们能记住粪堆赵,记住粪堆赵就是对粪堆赵村落的记忆。

值得庆幸的是,粪堆赵村北已被汝河湿地公园、汝州森林公园那林园山水、花鸟草木所覆盖、一幅山河锦绣、满目丹青、恬静悠然的生活长卷已徐徐展开,为粪堆赵村平添了独一无二的静谧和热闹。粪堆赵村也正在挖掘村史村情,建设自己的村史馆,展现乡村的历史变迁和时代风貌,突出反映党领导下人民群众奋斗创业的光辉历程,弘扬传统文化,留住乡愁记忆。我们期待这个村史馆能以独特的视觉讲述粪堆赵人的故事,见证人民的生活变迁,把粪堆赵人的感恩之情讲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倾听,并为乡村巨变留影。

粪堆赵,是个地名,也是一个古村落,还是一个城中村,更是一个独特的农耕文化印记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