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楼镇石台街报恩寺北朝造像碑杜善行在临汝期间的活动情况汝州北山杏花记老行当之裁缝铺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2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31

杜善行在临汝期间的活动情况

赵俊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杜善行同志于1934年至1937年在洛阳师范读书,由于蒋介石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以及政治腐败,对当时社会逐渐产生不满。洛师毕业后回临汝做教育工作,任留王店小学校长。

1938年2月,由同学陈清源(1954年任南京空军学校教务部长)介绍,杜善行在洛阳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中共豫西特委吴芝圃同志派杜善行回临汝开展工作。杜善行回临汝后,先后介绍了王朝栋、于书策、王凤娥(王朝栋之妹)、陈云度(杜的爱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夏,杜善行和王朝栋两人到洛阳找吴芝圃,要求上级党组织派人来临汝指导工作,结果没有见到吴芝圃。后经地下党的关系,他们找到了洛阳教员王××接上关系。王和他们谈话后,仍叫他们先回临汝工作。同年秋,上级党委派何启光同志来临汝领导工作,当时就住在杜善行家内。

何启光到临汝后,成立了中共临汝县委员会,何启光任县委书记,杜善行任统战部部长,王朝栋任组织部部长。当时杜善行还负责焦村党支部的工作。

当时在临汝工作过的党员有:王正非(镇平人)、曲智化(偃师人)韩显甫(偃师人)、徐步斗(叶县人)、李光兴(临汝县城关人)、朱洪文(安阳人)、沈进宝(临汝县城关人)、于书策(临汝县留王店人)、崔宝珍(临汝县城关人)、张永汉(临汝县庙下长张人)、李海澄(临汝县城关人)、杜吉甫(临汝县小屯李湾人)、郭复礼(临汝县城关塔寺人)、李书田(南召人)、张魁五(郏县人)、王象乾(河北省人)、贺崇升(洛宁人)、何彦云(南阳人)。

1939年春,因工作需要,经何启光批准,杜善行参加了三青团。当时何启光说:“我们党中央与国民党有一个协定,共产党不吸收国民党员,国民党也不吸收共产党员。现在是他们吸收我们参加的。由于工作需要可以参加。”

1939年底至1940年春,因豫西革命环境恶化,组织准备撤退。当时多数同志调往陕北和豫皖苏边区。1940年,何启光走时决定,将杜善行、王朝栋留下,并交代以后工作可以与鲁山县委书记王子平联系。

1940年春,伪第一战区游击第一纵队,在临汝东乡补充新兵一个团,司令是魏凤楼,系冯玉祥部的一个军长。蒋介石不抗日,他自己组织游击队抗日,思想比较进步。当时,蒋介石对魏凤楼的部队只给有限的经费,不补充人员。杜善行和沈进宝与魏凤楼联系后,即去鲁山请示王子平同志。王子平和杜善行研究后,同意让杜善行去巩县帮助魏凤楼组织新兵工作。和杜善行一同去的有沈进宝、沈际岭。杜善行到巩县魏部后,在新兵团(三团)任上尉副官。3个月后,新兵团基本就绪,后国民党又在新兵团设立特别党部,杜善行就决定离开新兵团回临汝。回临汝后见到王朝栋,王朝栋说:“王子平同志走了,临走时叫我转告你。他说,咱们留下来的人,主要是尽量隐蔽,不开展工作也可以,只要咱们不忘党,党绝对不会忘记咱们的。”

1940年秋,杜善行在家教书,1941年春决意报考河南大学医学院。这个意图在组织撤退时给何启光谈过,认为学医对以后解放事业用处大,何启光当时也同意。1941年2月杜善行考上河大医学院。1942年春,党中央派干部王庆年来调杜善行、王朝栋两人去陕北,当时杜善行不在家,王庆年只对王朝栋说了,一直到1942年夏,王朝栋才给杜善行讲了此事。

1943年夏,由于叛徒告密,国民党汤恩伯总部向临汝县要人,来函说:“杜善行、杜吉甫、张永汉3人确系共产党员,速逮捕归案。”杜善行听到此消息后即休学躲避到长葛县。1943年底,杜善行潜回临汝县暗中找到李海澄,听李海澄说杜吉甫在临汝被捕后,否认自己是共产党员,要求在临汝县当地处理。临汝县当局答复先给汤恩伯去一封公文,看汤恩伯总部有什么意见。公文去后,始终没有回音,临汝当局也就再也没有追查此事,就这样搁置起来。杜善行又于1944年继续求学至1946年6月1日毕业。后在洛阳天主堂圣心医院当医师,与党脱离联系。新中国成立后要求恢复党籍,但在天主堂圣心医院任职期间找不到证明人,也只好罢了。

(杜善行同志生于1918年12月29日,汝州市城区人。1965年2月24日因患胃癌去世。此材料系从杜善行同志遗留下的笔记中摘抄整理而成)

来源:汝州党史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