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来福整理固定废品
“老弟,咱俩也不用搞价了,给你15块钱吧!像这种轻便自行车本身没有多少铁,现在废品的回收价格也都不高,我卖到收购站也就是赚个几块钱……”1月31日中午,煤山街道向阳安居小区6号楼车棚下,居民李先生用钥匙打开了一辆淡绿色的轻便自行车,一位收废品的中年男人用手掂了几下,爽快地对李先生说。
收废品的中年男人叫刘来福,今年58岁,老家在偏远山区,在城区收废品已有20多年。“刚进城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做生意又没有本钱,看老乡靠回收废品生活,考虑到这个生意本钱不大,赚多赚少就看自己的努力和运气,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开始了。”刘来福讲述收废品的初衷。
每天一大早,刘来福就骑着脚踏三轮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因为他朴实厚道,为人诚信,说话和气,不怕脏不怕累,收废品从不缺斤短两,给的价钱也公道,所以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留有他的电话号码,平时的废纸箱、旧家电等,需要卖的时候就会联系他。不知不觉间,20多年过去了,脚踏三轮车早已换成电动三轮车了,刘来福也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小伙子,变成了一位年近花甲的中老年人。他风雨无阻、吃苦受累,终于把4个儿女都抚养长大成人,大家也都过着平淡、安稳的生活,刘来福很知足。虽然生活上衣食无忧,孩子们都很孝顺,都想让刘来福在家颐养天年,可是勤劳的他闲不住,还是执意出来收废品。
“这辆自行车早先是给闺女买的,如今闺女去外地上班,锁在车棚下面有半年多了,早就想处理掉了。春节过后,家里的纸箱子收拾了一大捆,还有好多酒瓶、饮料瓶,我就给刘师傅打电话让他来收废品,还特意交代最好趁中午或者晚上来,家里有人。”李先生说,电话联系以后,刘师傅很上心,约定好时间就上门收废品了。
刘来福穿着一件迷彩色的棉外套,虽然戴着口罩,仍能看到他那饱经风霜的脸庞。只见他小心翼翼地从棉衣口袋里掏出钱,仔细清点了两遍,就递到李先生手里,然后很麻利地把一大捆纸箱子拿到三轮车上,看上去劲头十足,一点儿也不像快60岁的人。把三轮车上的废品都捆扎结实后,刘来福顺手把散落在地上的纸屑等杂物扔到垃圾箱里。
“春节过后,好多人家都会清理杂物,卖纸箱、旧家电、旧衣裳之类的。只要不怕累,多跑几个地方,一天能收四五车,赚得比平时多。”刘来福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写有自己电话号码的纸条,递给记者保存,然后骑上三轮车,调转方向,急匆匆地和记者告别:“以后有废品了,记得联系我,价钱肯定不会低。我得先去把这一车废品送到收购站,然后抓紧时间去吃饭,下午还要去好几家门店收纸箱子……”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