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女子感染新冠乱吃药致肝衰竭”的消息,引发广泛热议。用药看似事小,但其实也是很有讲究的,生活中很多人在用药这件“小事”上都存在误区。
误区一:为预防疾病提前吃药、大量服用营养素补充剂
冬季是感冒高发季,为了避免生病,很多人提前吃板蓝根、感冒清热冲剂等中药来“预防”。还有人大量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来提高免疫力。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主任药师袁恒杰表示:“在本身并没有出现病症的情况下,乱用药物和营养素补充剂,唯一的后果就是造成机体肝或肾负担加重,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给机体带来损伤。”袁恒杰举例,比如现在很多人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摄入量为100毫克,但很多人都是超量服用。长期过量补充维生素C,可能会带来尿路结石、尿酸升高、痛风等风险。
袁恒杰提醒,与其大剂量提前服药,不如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让自己保持健康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睡眠。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预防疾病发生的真正“良药”。
误区二:为增强治疗效果,任意加大服药剂量、缩短用药时间间隔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觉得服用药物后效果不好,特别是慢性病,治疗很久都不见起色,于是就随意增加服药剂量,或者缩短用药时间间隔,增加用药频次。
对此,袁恒杰表示,超剂量和超次数的用药是非常不可取的。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例,用于退热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单方或复方制剂。退热药使用一次后,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每4—6小时重复用药1次。
“许多患者因为退热效果不明显,擅自加大剂量或缩短给药间隔。其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增加肝脏负担,甚至引发严重肝损伤。”袁恒杰举例,比如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肝脏损伤、昏迷等;过量使用布洛芬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严重后果。
不只是退热药,像降血脂的药物阿托伐他汀,如果服药剂量较大,那么药物进入人体后也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等胃肠道不适,可导致肝酶升高、肌痛、肌肉疲劳等,甚至会引起横纹肌溶解。
因此,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或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药物,千万不能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或增加用药频次,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误区三:吃药种类越多效果越好
很多人觉得,多服用几种治疗同一疾病的药物,可以让病好得更快。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过多服用药物,只会增加机体代谢和排泄药物的工作量,加大机体负担,不仅不利于疾病治疗,反而会给身体造成损伤。”袁恒杰说。比如普通感冒,用药是为了控制机体不能耐受的症状,所以各种药物叠加使用对控制疾病没有任何益处。此外,中药以及西药也不能一起吃,因为很多中成药类感冒药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及麻黄碱等控制发热、头痛或鼻塞症状的西药成分。不同的药物可能存在相同或类似成分,盲目同时使用多种感冒药,相当于药物加量使用,不仅会增加药物副作用发生的风险,还可能出现出汗过多、头晕、嗜睡、心悸、胸闷、气促、过敏等症状。
误区四:片剂嚼碎了吃效果更好
在急性心梗发作时,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可以让药物迅速吸收,因此很多人觉得把药片嚼碎了吃有利于吸收,效果会更好。对此袁恒杰表示,这样做确实可以让药物迅速吸收,减少血小板聚集引发的血栓风险。但这只是在急性疾病发作时的“权宜之计”,并不能作为普适方法。
片剂在制备过程中是运用了先进的制剂工艺,例如布洛芬缓释片或者缓释胶囊是利用特殊工艺保证活性药物缓慢释放,一旦片剂被破坏,缓释片中超过常规用量的活性药物短时间内被突然释放出来,其效果和擅自加大药量以及缩短给药间隔是一样的,不仅不治病反而会致病。此外,像硝苯地平控释片,如果嚼碎服用,药物被迅速吸收,降压效果太强,会引发低血压,药物作用时间也会从24小时缩短为2到3小时。
“还有一些肠溶片,在肠道内吸收更充分或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这类剂型的药物被嚼碎了吃,可能会影响吸收效率或刺激胃黏膜。”袁恒杰说。
误区五:可以把成人的药物减量给儿童服用
生活中,有很多药物没有儿童剂型,但有些家长觉得,给儿童服用成人药物时,只需“剂量减半”就行了。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与成年人的差别不仅是体重不同,而且还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异,尤其是孩子的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全,酶系统也未完全建立,解毒、排毒的功能很弱。”袁恒杰表示,因此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有质的区别,把成人药减半给儿童服用,易造成无法预估的后果。
而且儿童用药的专用剂型多为溶液剂,便于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重调整给药剂量,且儿童用药多有矫味剂,患儿易于接受。
袁恒杰提醒,成人药物掰开不易控制剂量,并且掰开的药物易出现锐角,划伤患儿的消化道,不适合给儿童服用。一旦研碎有可能破坏原有剂型,出现过量和突然释放现象,给患儿带来巨大伤害。
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