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总希望时光更慢一点,能陪伴他们一起变老。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等,唯有爱不能等,孝不能迟。只要父母在,就会觉得生命的黄昏离我还很远,还在生命的正午,还有许多的时间把梦想变为现实,脚下生活的路,还是那么的阳光灿烂。
许是年龄越大越怀旧,常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思绪飞扬,回忆走过的人生历程,童年的欢乐,亲情的温馨,工作的激扬,使我兴奋不已。特别是家有老爹的日子时时在敲打着我记忆的闸门,让我回味着快乐的时光……我可爱的老爹早已过了鲐背之年,妈妈因病早逝,至今想起来,心里仍很难受,好在老爹身体很好,弥补了我们兄妹心中的这份缺憾。老人家腿脚利索,隔三岔五地炸油馍、蒸包子给我们送去。看着一大把年纪的老爹骑着电动车一溜小跑,让我们既开心又担心。可毕竟年龄不饶人,2018年灯节刚过,老爹忽然晕倒,我们赶紧把他送往医院,谁知这一住就是4年多……
刚开始住在汝州市骨科医院医养中心,两年以后老爹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医治,又转到了市济仁糖尿病医院济仁养老中心静养。在以前的医养中心住习惯了,换了一个新住所,这不,老爹又开始闹情绪了,甚至扬言要绝食。我和姐姐陪吃陪玩陪聊天,以前的医护人员也时不时地来瞧瞧老爹,一个月后,老爹又认识了几个脾气相投的老友,打牌划拳唱戏玩儿得不亦乐乎。我和姐姐感慨不已:父母能同时拉扯几个孩子,而孩子们几个也照顾不了一位老人,惭愧呀!
护工王师傅负责照顾老爹,喂饭洗漱理发剪指甲细心呵护,每次去看望,老爹都挑着大拇指连声说:“王师傅,好!”医院里有我们姐妹喜欢吃的趁王师傅不注意偷偷藏在口袋里等着我们去吃,有时候放时间长了干了硬了,我和姐姐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这可是老爹的一片心哪!
诞生于民国初期的老人家,历经世事沧桑,始终坚持乐观,随着岁月的老去,老人的心态愈加平和,不是跟你们吹,老爹看戏打麻将吃西餐喝咖啡,那叫一时尚;眼不花耳不聋思维敏捷,下棋读报练书法不戴眼镜;到现在还天天看新闻联播,什么国际形势疫情防控冬奥残奥等等,比我这工作人员知道的还多。
康养中心作息规律,安排有丰富的娱乐活动,有专业人士上门为老人讲解“防诈骗”知识,还有“社区舞蹈队”前来慰问演出,每当“社区舞蹈队”演出时院领导都会请来家人一起观看,这是老爹最开心的事儿。
由于疫情反复,养老中心实行封闭管理,但这里充满了爱,每次核酸检测,护士都会到老人的房间来做,每天都会组织各种活动,不仅如此,最使我们满意的是饮食,餐厅变着花样为老人们做可口的饭菜:饺子、卤面、烩面、油条,咸的、淡的、荤的、素的、辣的样样俱全,使“众口难调”变成了“众口乐呵”。疫情期间饭菜花样更加繁多:面条配烙饼、米饭配营养汤、蒸肉、肉片汤……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让老人家吃得开心玩得开心不想家。
一转眼,老爹已在医院住了4年多,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包含着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父亲依赖他们,闺女长小子短的,把医护人员的名字一叫一个准,医护人员都亲热地称老人为“祥哥”,老人听了高兴,我们也欣然接受这个昵称,久而久之这个昵称也成为老爹的爱称,每次到医院看望,都亲热地叫:“祥哥,起来遛弯啦!”父亲咧着没牙的嘴一个劲地乐,大家都在笑,此情此景就像一个大家庭,感人至深。
我们兄妹经常陪着老爹游览城市的新变化,老人直夸自己赶上了好时光。冬天,雪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棉被,我们和家人孩子到康养居,陪着老爹小酌一番,儿孙绕膝其乐融融;秋天,陪着老爹逛五湖,我拉起老爹的手大声唱:“世上只有爹爹好,有爹的孩子像块宝,投进了爹爹的怀抱,幸福享不了”;夏天,陪着老爹和老邻居唠嗑到塔寺庙与古塔对话;春天,陪着老爹逛月季园、牡丹园观景赏花,一边看一边喂老爹,点心撒了老爹满身满脸、桔子酸得老爹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老人家高兴得像个小孩儿,我倚在老爹身旁笑出了泪花儿,游人们都追着问老爹有多大,我骄傲地说:“小着哩,才98。”
这一刻,幸福溢满心间,愿我的老爹:生命之水长流,生命之树长青,鹤发新颜,共享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