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园林管理中心组织人员在工人文化宫游园改造铺设便民步道,“这里乘凉游玩的人多,草地容易被踩踏,补植成本较高。所以,我们把踩踏的地方铺设成便民步道,既方便市民走路又美化了环境。”在改造现场,刚刚上岗的“设备员”笑着说。
今年以来,市园林管理中心按照“团结、担当、求实、创新”的园林精神,大力实施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推进养护管理精细化再上新台阶。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人人创新、事事创新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养护管理理念、改进养护管理措施,多个新措施在道路一线得到推广应用,各路段管理养护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创新思路办法,“三员”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管理现状具体制定管理措施及方法,不千篇一律、不因循守旧,因地制宜优化分配班组区域、管理任务,在各班组配备安全员、设备员、植保员。安全员在工作中肩负管理安全生产、检查设备及操作是否有安全隐患发生、宣传安全知识的重任;设备员主要受设备组直接管理,主要职责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特设备完好,使园林中心设备保持最佳状态,提高园林养护设备管理和使用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植保员要认识自己工作区域内的乔木、灌木、花卉、地被等植物。熟悉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时间、发生原因。对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做到对症下药。对各类打药机熟练使用。对各路段修剪、施肥工作进行指导。对自己工作区域内的病虫害做好监测及记录工作,并整理成台账。“三员”工作制度的推行,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给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单位日常养护管理日趋通畅。
增强业务能力,“三化”管理模式提升养护水平。为了打造整洁、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宜居家园,从去年7月份开始,园林中心开始探索实施人才专业化、管理网格化和精细化城市园林绿化“三化”管理模式,以此来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人才专业化就是采取业务理论知识培训及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培养专业型、技术型园林人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升城市园林队伍业务素质。管理网格化就是将城市整个园林绿化管理范围,划分为5个片区,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原则,大网格由一把手负责,各个片区小网格由班子成员责任包片,技术队员、工作人员下沉到小网格,对日常养护中的苗木修剪、病虫害防治、缺株补植等进行现场指导监督,形成绿地养护管理工作上下联动、互相协调,保障园林绿化管理不漏项,问题不漏网。明确片区小网格内园林工人绿化管理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养护精细化就是有效提升园林绿化养护标准,提高公园游园、广场、景观带养护管理水平,将园林绿化养护精致、精品、精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全面提高园林绿化养护水平,提升公园游园、广场、绿地的游憩服务功能和景观效果。
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幸福活力之城。从绿化设施老化和损坏,维修人员严重缺乏到独立自主处理数字化案件;从工人作风懒散,缺乏必备技能到实施工资定级,充分调动一线职工积极性,促使工人在学中干、干中学,解放了生产力,业务水平大提升;园林中心通过观摩评比、进行树木复壮、管道焊接、设施维修等系列活动,逐步将精细化推向深入,我市的绿地养护管理水平取得显著成效。至今,园林中心已成功举办园林知识大讲堂9期,组织开展4次修剪技能大比武活动,培养出了10把“金剪刀”和一线业务骨干120多人。广成东路、丹阳东路、朝阳路等城市道路上绿篱线条整齐,顶面平整,轮廓清晰;整形后的灌木,丰满圆润,自然美观。
“能力作风建设是大事要事,也是难事长久事,需要从严从实常态长效。我们将以此次‘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夯实理论学习的根基,增强履职尽责的能力,筑牢务实求效的作风,真抓实干、勇毅进取,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大力弘扬团结、担当、求实、创新的园林精神,为打造宜居宜业幸福活力新汝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市园林中心负责人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