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宇
汝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便是豫西重镇。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培养大批急需军事人才,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决定在汝州创办中原军政大学。中原军政大学在汝州办学达半年时间,为中原解放区及汝州培养了一批军政急需人才。
中原军政大学的建立及沿革
中原军政大学的前身是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的前身则是太岳纵队随营学校。1948年3月,豫陕鄂军政大学在河南省鲁山县城建立。此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豫陕鄂军政大学又先后改称中原军政大学、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西南军区军政大学(西南军政大学)、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著名将领陈赓、刘伯承、贺龙、余秋里、刘华清等,曾先后担任该校的校长、政委、教育长、政治部主任等领导职务。
(一)太岳纵队随营学校
陈赓将军一贯重视人民军队的学校教育,而且对办军事院校有丰富的经验。早在1946年底,就决定成立太岳纵队随营学校,为部队培养急需的军事、政治人才。陈赓将军任校长兼政委,张复明任学校参谋长、李长春任组织股长,康敬之任宣教股长,张克坚任保卫股长、吴世通任军教股股长,徐锡福任管理股长。下辖4个学员队,共有学员500多人。校址位于太岳区长子县大南石村。
1947年8月陈谢兵团强渡黄河时,随营学校随陈谢兵团顺利打过黄河后,参加了挺进豫西、破袭陇海、创建豫陕鄂根据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战斗和宣传活动。
解放战争的飞速发展,新区的迅猛扩大,要求及时培养大批军事、政治干部,以适应军队和新区政权建设的需要。在这样的形势下,以随营学校为基础招收一批新学员,于1947年11月5日在栾川县建立豫西军政干部学校,李静宜任校长。当时,学校没有固定校址,随部队活动于栾川、嵩县和伊阳一带。学员一边学习,一边协助部队剿匪、做群众工作。1947年底,学校一度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第四分校。1948年1月,学校由南召县李青店,搬迁到鲁山县办学。
(二)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
豫陕鄂军区成立后,在陈赓司令员倡议下,1948年1月陈谢兵团前委经研究决定,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为模式,以四纵随营学校为基础,将在宝丰建立的豫西第五军分区军政干校、第九纵队的随营学校,以及由戈果率领的鄂豫皖干部训练班合并改组,建立豫陕鄂军政大学。
豫陕鄂军政大学的校址设在河南鲁山县的鲁阳中学和几所旧民房、庙宇内。陈赓任校长兼政治委员,韩钧任副校长,张之强任教育长,张复明任参谋长,张文峰任政治部主任。校党委由张之强、张复明、张文峰、田仁乾(组织科长)、李劲夫、王玮(宣传科长)等人组成,张之强任党委书记,主持学校日常工作。学校领导班子除增加张之强担任教育长外,将政治部的股改为科。并派人在南阳一带招生,学校已改编为2个大队。
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以抗日军政大学为榜样,结合新解放区急需大量军事、政治人才的实际情况,按照培养军队合格人才的办学目标,经过短期的学习培训,使广大的学员政治觉悟迅速提高,逐步树立革命的人生观,成为有觉悟政治和军事素养的骨干力量,为各野战部队和军区补充急需的基层干部。办学的方式是边筹备,边招生,边学习,以加速干部的培养。学员除上述原随营学校学员、干训班学员外,主要是当地的青年学生、要求参军的知识分子、社会青年等。学员近千人,编2个大队、9个中队,有4个女生班。
学校围绕“一切为了转变学生思想”这一办学方针,安排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使学员们经过短期的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能够初步适应部队工作需要。1948年5月4日,在鲁山县鲁阳中学隆重举行“纪念五四青年节暨豫陕鄂军政大学开学典礼”。张之强作了关于当前青年运动的方向及中原青年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的讲话,宋任穷作了当前形势和知识分子的学习和任务的报告。开学的第一课就是“树立革命的人生观”,结合学习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接下去就是讲授“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穿插进行形势和政策的教育。陈赓、宋任穷、彭涛、韩钧、孔从周、周希汉、李成芳等首长都先后来校视察,给学员们讲课、做报告,对学校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校成立不久,陈赓特地来到学校视察,并作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报告。要求全体学员认真改造思想,在实际斗争中磨炼,做坚定的革命者。他坚定乐观、亲切的讲话鼓舞力、感召力很大,大家结合形势和任务进行学习讨论,倍感鼓舞,增加了胜利信心和自我改造的决心。
抗战时期,汝州、鲁山、汝阳等豫西地区,曾是地下党河南省委活动的地方,王树声将军指挥的太行、太岳军区八路军创建了豫西抗日根据地。这一带人民群众对共产党、解放军有认识,有好感。这一地区的广大青年学生和饱受失学、失业之苦的公教人员,大多痛恨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向往革命,将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和新政权身上。他们经过短期培训、学习,都先后分配了工作。
为了保证夏收,提供学员向农民群众学习的机会,1948年5月16日,按照豫陕鄂边区行署的指示,豫陕鄂军政大学全体师生从鲁山冒雨出发,经过3天的山路行军,到达临汝县城(今汝州市)办学。
(三)中原军政大学的建立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原军区。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成立后,因原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已并入华北军政大学。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军队建设的急需,作出将豫陕鄂军政大学扩建为中原军区军政大学的决定。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改称中原军区政治军事大学,由豫陕鄂军区移交中原军区管理。陈赓不再担任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司令员担任中原军政大学的校长兼政治委员。
1948年6月26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同意,以豫陕鄂军政大学为基础,组建中原军区军事政治大学,简称“中原军政大学”,隶属于中原军区建制。
经过3个月的筹备,1948年9月2日,中原军区军政大学在河南省临汝县文庙正式成立。中原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兼任中原军大的校长和政治委员,谭家述、潘梓任副校长。原豫陕鄂军区第五军分区政委、五地委副书记张衍任军大政治部副主任,主持学校工作。穆欣任宣传部长,曾琨任组织部长,陈怡任保卫部长。中原军政大学下辖4个总队,原豫陕鄂军政大学正式改建为中原军大第一总队,原教育长张之强被任命为第一总队政治委员,张文峰为第一总队政治部主任,张复明仍任教育处长。学校的校歌仍沿用时乐蒙为豫陕鄂军大谱写的校歌。
中原军大第一期近千名学员,大部分是从豫陕鄂军大转过来的,其特点是边招生,边学习,边行军,边分配。刘伯承对中原军大的建校目的、任务和教育方针都作了明确指示。他要求,治军先治校,要用最短的时间,尽快为部队培养出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干部。把解决学员的根本立场问题和政治方向问题,即转变学员的世界观问题,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教学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员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在实践中学会一套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成为合格的革命军人,走上岗位后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四)中原军政大学的课程设置
当时,中原军政大学主要开设军事课程和政治理论课程。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军事课程学习和实战训练,三分之一时间用于政治理论学习。
根据刘伯承校长的指示,学校加强了军事训练的课程和教学时间。开设有进攻、防御、迂回、行军、宿营、警戒以及野战等一系列战术要则与训练方法课程。在日常生活中,还加强了内务建设。通过值勤、站岗、带班、放哨等军事训练,整个学校像一个真正的军营,处处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是“社会发展史”和“中国革命运动史”。通过课程讲授,帮助学员们逐步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另一门主要课程是解放战争形势、任务和党的政策的教育,主要学习中共中央下达的重要文件和毛主席《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论人民民主专政》《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等著作,使学员正确地认识革命形势的发展,消除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惧和幻想,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
当时学校条件十分简陋,学员们的学习生活却是十分丰富。没有固定的课本,他们自编油印教材,自制弹壳笔、木削笔等。没有纸就用旧书的背面无字部分,没有凳子就席地讨论,克服了种种困难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和学习。采取集中上大课、记笔记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
除了开设军事、政治理论、时政读报课程外,还开设有音乐、实践等课程,同时还穿插培养军事素质的越野跑步、攻城、拼刺刀等训练课程。有时,教师带领学员直接参加地方政府开展的夏征、剿匪等活动,学员的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第一期学员1000多名,大多数是来自豫西各县的青年学生和教师。当时,实行军队化管理。学员入学时先介绍个人经历、家庭人口、土地、经济状况及家庭成员的历史和社会关系等。师生们睡的是地铺,吃的是小米饭、玉米面窝窝头和野菜,背包和砖头当座椅,膝盖是课桌;没有课本,采取集中上大课记笔记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没有钢笔,用线把笔尖绑在筷子或竹棍上自制成“蘸笔”,“洋蓝”加水便成了墨水;没有本子,有的学员将古版书双页割开,利用没有印字的背面写字。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绝大多数学员精神饱满,积极向上,表现很好,有不少人经过学习和锻炼,成为军队和地方政府的骨干人才,补充了人才短板,在战场上和地方政权建设上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