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2月21日夜,寒风刺骨,天下着蒙蒙细雨,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16岁的席宝山参加了一次夜捕土匪的战斗。
当时抓捕小分队组织严谨,事前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他们一组4人,由原石太乡指导员董献武带领,于深夜潜伏在一个外逃刚回的土匪宅院周围。如果叫门害怕惊动土匪,发生意外;如果翻墙进去,土匪家墙又很高。最后商定用搭人梯的办法跃墙进入。因为席宝山瘦高身轻,就让他蹬在董现武的肩膀上,手扒土墙往上爬,土墙被雨水泡得松软,这时土墙突然塌下,席宝山和泥皮一起从高处摔了下来。他摔伤了腰,从此每遇到天气刮风下雨,腰就隐隐作痛。
从高处掉下后,席宝山忍痛再次踏着董现武的肩膀往墙上爬,肩上还背着一支枪。这次终于扒上了墙。他骑在土墙上往院内看,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一条狂犬在院内上蹿下跳地疯叫。究竟墙有多高,下边
是什么情况完全不知。他顾不得多想,不顾一切纵身就跳了下去。身子正好落在了一个石猪槽上,石槽正好卡在两腿中间,眼冒金花,下部剧烈疼痛,疼得气都不敢喘。正在这时,恶狗扑了上来,他忍痛抱起了枪,用枪后的皮带抽打狗身,这时屋内的灯亮了,传来一个老妇人的声音:“谁呀?”
席宝山不敢吭声,忍痛站起来先去把大门紧急打开。这时被抓的土匪窜出家门正准备逃跑,董现武已带人冲了进来,土匪终于被抓获。
此时,疼痛加剧,浑身像散了架的席宝山被两个民兵扶着赶回了驻地。
选自汝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编辑出版的《汝州市老区革命故事》一书
作者:彭忠彦
供稿:陈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