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伟
接种疫苗,既是个人权利,也是应尽义务。尤其我国实施的全民免费接种,每一个符合接种条件的人,都应该消除疑虑,尽快就近去接种疫苗,齐心协力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就我市而言,切实增强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责任感,有力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压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做好组织发动、宣传引导工作,确保“应接尽接、愿接尽接”。科学合理规划接种点,配齐人员,强化培训,规范接种,做好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和应急救治,切实保障疫苗接种安全。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做到“七有”(即:有驻点急诊急救人员,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有定点医院,有专家团队,有有效管用组方),同时做好疫苗储存运输,分发调配,严把出入库管理关,确保储运安全。加强疫苗接种工作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要靠前指挥,加强督查指导,确保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安全、有序、高效推进。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控策略,疫苗是战胜新冠疫情最有力的尖兵利器。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常驻人口达到77.6%以上的人群完成疫苗接种,才能构建群体免疫屏障,才能起到阻击病毒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疫苗接种是每个人的义务。
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来之不易。目前,我市已连续多月无新增确诊病例,疫情防控成果得到巩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无数人默默坚守、无私奉献换来的。可以说,踊跃注射疫苗,既是对个人和家人负责,也是对战疫成果的珍视。
从历史经验看,大规模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接种疫苗人数越多,免疫屏障就越牢固;接种速度越快,越有助于尽快形成免疫屏障、回到正常生活状态。接种疫苗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更好地保护身边的亲友和同事。
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也是为了更快地恢复正常的国际交流。一年多来,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境外输入病例能够大概率在入境筛查中被发现。但是,在国际疫情形势仍不明朗的背景下,恢复正常国际交流,有必要积极推动接种工作。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有一些人对疫苗接种仍持怀疑态度,担心有“副作用”。
包括国际上,有些人说中国疫苗有“副作用”,但伊朗外交官以幽默的口吻,给了那些别有用心者一记响亮的耳光。@伊朗驻华大使馆:有些人说中国疫苗有“副作用”,伊朗驻华大使馆的外交官们接种之后果然出现了明显“副作用”,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逢人就炫耀自己打了中国疫苗。
同时,印尼、塞尔维亚等多国领导人公开接种中国疫苗,这既体现了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体现了中国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对此,有关部门要做好宣传、科普工作,帮助公众打消各种疑虑,更有意愿积极接种。此外,在推进疫苗接种过程中,基层干部应发挥示范作用,带头接种疫苗,进而带动更多群众积极跟进。
接种疫苗,保障健康。只要我们按照上级部署大规模地接种疫苗,构建起免疫屏障,就一定能有效抵御疫情输入的风险,筑牢健康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