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市法院派出工作队进驻米庙镇于窑村开展结对帮扶,至今已有5年时间了,现在的于窑村与5年前早已今非昔比:3公里长的入村干道,让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局面;早中晚每天三班公交车,满足了村民基本出行需求;安装路灯60盏,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问题;标准化卫生室、文体广场、乡村大舞台,丰富了于窑村民精神生活,每天群众都是乐呵呵的,日子越过越有劲。
党群服务中心
于窑村以前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人口有537人,2016年建档立卡户有69户249人。村里的年轻人全部往外跑,没人愿意留在这个“穷得叮当响”的地方。
精准帮扶打造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当市法院开展帮扶工作时,就下定决心:“于窑村不脱贫,干警绝不收兵。”他们把能够撑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项目作为出发点,2019年协调利用村集体经济资金成功引进汝州市金顺养殖有限公司入驻于窑村,建设肉兔养殖场。
“兔子全身都是宝,兔肉与其它畜禽肉相比,其营养成分具有‘三高三低’的优点;兔毛是毛纺工业的高档原材料;兔皮可制作各式长短大衣、围巾、手套等;兔粪又是一种优质、高效的农家肥料。正是由于兔子有这些优点,才更加坚定了于窑村群众发展肉兔产业的信心。”市法院驻村工作队队长陈增洁告诉记者,金顺养殖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模式,通过向贫困户统一提供种兔、统一防疫、统一供料、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目前,已成功带动于窑村20余户发展肉兔养殖,每组肉兔可实现年收益4000元以上。
扶贫车间让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务工就业
“从2019年10月份,我们公司进驻于窑村扶贫车间以来,有效带动米庙镇于窑村、玉皇沟村、榆庙村、双郭楼村和骑岭乡白马村的60多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户就有26人。”河南信富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兵旗介绍说。
该公司还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对在扶贫车间新入职的工人,前三个月按计件工资的30%、20%和10%进行补助。在扶贫车间务工的工人中,有8名熟练工每月都能拿到4000多元的工资,其他大部分工人的工资也都能发2000元至3000元。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的外贸订单面临了断崖式的下降,给发展带来了阻碍。不过,我们顺应形势对公司的运营思路进行了调整,主动与国内大型服贸公司、集团企业和批发市场进行对接,承接了一些企业、学校的工装和校服加工任务,弥补了外贸订单的影响。”刘兵旗说,目前接了郑州批发市场、义乌批发城和南京一家公司的羽绒服订单,他又投入10万余元,购买了自动充绒机和行棉机,可年生产羽绒服和羽绒裤5万件。这些订单增加了扶贫车间工人在此长期务工的信心。
美丽乡村映照出百姓的幸福生活
过去的于窑村因为交通闭塞,环境恶劣,牲畜粪便、生活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市法院驻村工作队驻村以后,和于窑村“两委”通过筹集资金对整村环境进行规划建设,新建2个游园,方便群众日常生活娱乐;对村内沿街道路两侧墙体刷白,安装统一房檐;实施“六改一增”,对全村47户贫困户进行提升改造;流转土地120余亩,在沿村主干道两侧植树造林3000余棵,提升整村植被覆盖率;利用爱心超市积分兑物活动,调动全村群众投身于窑公益事业,对全村路段分段包片,定岗定责,由专人监督,每天清理,确保村内环境干净整洁;定期开展村内环境卫生大评比活动,对全村的群众户容户貌进行检查评比,明确奖惩机制,形成示范效应,确保群众居住环境整洁干净。
同时,驻村工作队先后筹资80余万元,修建连接于窑村沟西至沟东大桥,方便群众出行;争取资金新修村主干道3公里,安装道路护栏;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和新建信号塔,改善群众生活和通信质量;投资10余万元建成文体广场、乡村大舞台,在于窑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内还有文化活动室,大量书籍供村民阅读;投资12万元建成标准化卫生室,方便群众就近就医;2018年安装路灯60盏,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问题。融媒体中心记者于俊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