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部署要求,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农业农村营商环境集中整治,全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深入建设服务型机关
农业农村局对职责范围内的权力、责任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水产养殖证、农药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批等八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市民之家”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努力营造开放便捷的农业生产经营环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零障碍”的优质服务。
一是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农业农村局注重提升窗口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要求工作人员熟悉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办事程序、相关政策等,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服务对象切身感受到,在农业部门办事就是省时、省心、省力,实现了窗口服务“零投诉”。
二是行政服务事项便利度持续优化。农业农村局编写印制办事指南,在驻市民之家服务窗口免费发放。同时,开通网上办理程序,随时接受群众网上办理,为群众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
一是完善“双公示”制度。按照公示规范,主动全量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做到“全覆盖、零遗漏”,确保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自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目前共认领193家企业,新建种子生产库,涉及540家企业信息;农药抽查库,涉及3560家企业信息;农资对象库,涉及2394家企业信息。
二是提升监管执法信息公开度。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河南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依法依规公开职权范围内执法监管信息,依法公示执法主体信息,在系统中共计录入农业农村职权范围内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确认、行政强制等行政职权事项195条,录入全体执法人员(共51名)信息,及内设监督机构的2名执法监督人员信息,做到执法监管信息公开全覆盖。
三是认真做好信用监管工作。第一,严格落实《汝州市农业局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建设制度》,农业农村局根据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日常监管等情况,定期将农业领域守信、失信相关信息汇总至“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第二,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满意度。上半年,农业农村局共抽检蔬菜、水果、食用菌等样品520个,农残快速检测合格率达98%;全市69家生产主体共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2317张,涉及产品23种,总重量1575.4吨。
加强农资监管净化市场环境
今年农业农村局持续强化监管,积极净化农资市场,在我市种子农药肥料等生产经营领域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严查违规经营的行为,坚决打击无证照生产和经营假劣农资、超范围经营行为,对全市农资经营店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严防假劣农资流入市场坑农害农。上半年,农业农村局共巡查检查37次,出动执法人数189人次,检查门店和企业198家,抽检农资产品5个,查处整改问题14起,立案调查2起,协助省厅查办案件1起,备案种子品种124个,与农资经营门店签订《种子经营承诺书》300余份,切实保障了全市农资市场安全。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加强农业农村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业农村行政执法效能和水平,对群众举报、投诉的案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按照行政服务标准化要求,最大幅度精简和优化项目审批事项,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群众体验最优”的营商环境,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