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 实习记者贾艳果)一座座宽敞的温室大棚内,一排排田垄上,一个个粗壮的人工培育“野生菌”新品种赤松茸,从厚厚的腐草中“顽强”地探出头来,格外引人注目。11月10日上午,正在大棚里采摘鲜菇的汝州市温泉镇西唐村集体经济项目汝州市弘兴菌业种植场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孙学仁,轻轻拨拉掉菌根上的泥土,“第一茬菇正在采摘,从目前的长势来看,一亩地达到六七千斤不成问题。”
据了解,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红菇、益肾菇,富含蛋白质及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元素、维生素,有广泛的食疗价值,具有抗癌、预防“三高”的作用。其朵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点。野生的赤松茸对于气候、生长环境要求非常高,一般生长在无污染、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近年来,经过人工培育,在云南省的曲靖、普洱等地开始大面积推广,目前在汝州市尚属首次引进。
西唐村党支部书记孙学仁告诉记者说,今年10月,村“两委”经过多方考察,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40亩,建设12个温室大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发展赤松茸种植。除此之外,该村集体经济产业还种植了优质小麦、高油酸花生等360余亩。
“10月份种上后,经过40天的培育,目前第一批菇已经陆续上市,批发价在每市斤8元到10元之间,全部销往郑州一些农贸市场和超市。正常情况下,一次播种可以产鲜菇8茬,一直可以持续到明年5月,平均每亩地的产量在5000斤以上,效益十分可观,而且销路很好。按正常效益计算,预计40亩地未来收益将达到160万元以上。”技术员孙涛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