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营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社会治理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市“互联网+”电子商务管理中心坚持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立足当下,放眼长远,推动社会诚信持续向好,加快打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一是筑牢制度机制建设基础。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委副书记为组长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制度文件22个,对全市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整体安排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为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信用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建成了汝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河南省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梳理出《汝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截止到2020年7月底,归集包含登记信息、资质资格、职业职称、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缴费、表彰奖励、行政执法类数据约264.9万条,位列河南省直管县(市)第二名。
三是分级分类监管取得成效。出台《汝州市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方案》,分别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文化市场、住房建设、纳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域对全市15个重点环保企业,345家安全生产企业,97家上网服务行业主体和建筑市场主体,纳税主体、23.5万农户和8200户贫困户开展信用评价。
四是积极探索信用服务产品应用。率先在政府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住房公积金审批等领域使用信用报告。成功获批为“信豫融”应用服务项目试点县(市)。出台了《关于抓紧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加快“信易贷”“信易租”“信易行”“信易游”“信易批”等“信易+”应用场景项目落地见效。
五是联合奖惩实施有效开展。完成了“信用汝州”和“信用河南”的融合对接,将信用核查应用嵌入网上政务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对惩戒对象自动提醒警示,实现联合惩戒。充分营造了“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联合奖惩格局。
六是突出问题整治成效显著。2018年以来,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156个,立案1155起,罚款910万元。打击诈骗犯罪窝点4个,抓捕犯罪嫌疑人257人,止付冻结支付账户一万余个,止付冻结金额六千余万。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哄抬物价等诚信问题专项整治,对10家经营主体进行立案调查,累计罚款40万元,稳定疫情期间市场价格秩序。有力维护了经济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七是营造良好信用环境。以诚信企业、诚信个人及诚信社会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诚信创建宣传教育活动,共开展“信用汝州”宣传活动周、“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红黑榜发布会”“《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宣传活动”等大型宣传活动12场。截至2020年7月底,共评选出文明诚信经营示范街6个、示范店37家,价格诚信单位30家,诚信出租车驾驶员10名,道德模范18名,汝州好人7名,以诚信典型选树推动信用环境建设。
下一步,市“互联网+”电子商务管理中心将以贯彻实施《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为主线,加强重点领域信用制度建设,着力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信用监管、信用服务实体经济、信用惠民便企,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信用支撑。一是优化平台功能,加大数据归集力度。优化市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汝州”网站功能,建设完善“一网三库一平台”,突出网站特色,形成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信用信息平台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制定可开展信用承诺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格式规范、标准统一的信用承诺书模板,依托“信用汝州”网站向社会公开。三是开展全行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等为依据,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四是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机制。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和统一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办法,积极做好红黑名单认定工作,实行红黑名单“应奖尽奖、应惩尽惩”。五是拓展“信易+”应用场景。在交通出行、旅游、就医、房屋租赁等领域创新出台更多市场化、社会化激励措施,拓展丰富“信易行”“信易游”“信易医”“信易租”等守信激励应用场景,增强群众信用获得感。六是持续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弘扬诚信文化,培育诚信理念。充分利用“信用汝州”网站,宣传解读政策文件,普及信用知识,发布信用工作动态,扩大信用体系建设影响面,提高群众知晓度。
“互联网+”电子商务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