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重点以点带面优化营商税收环境要闻简报图片新闻开展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控南关社区:戏曲演出暖人心广播电视“户户通” 架起贫困群众“文化桥”莅汝开展麦播技术指导动态新闻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697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10-21

广播电视“户户通” 架起贫困群众“文化桥”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前两年给我家盖了房子、有了水冲式厕所,如今,政府又给我们免费安装了有线电视,这日子我看是越来越有滋味了!”日前,在米庙镇焦岭村贫困户朱孟茹家中,市农业农村局驻村干部与她一起谈论前三季度的帮扶成效,伴随着电视里的欢歌笑语让屋子里顿时充满了深秋的温暖。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是群众了解国事民声、开阔视野、学习科技知识、掌握致富信息的重要窗口,对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全面精准脱贫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为推动我市广播电视行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市融媒体中心按照中央、省、市各级文件精神,对照任务清单,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在全市63个贫困村率先实现现代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在具体工作中,市融媒体中心把为贫困户家庭安装有线电视是解决贫困人员文化生活贫乏的重要手段,也是扶智的主要措施作为主要工作方向,并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涉及贫困村的乡镇成立专业运维小组,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方式,加快信号源、线路、接收设备等基础设施定时定点维护,并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配置机顶盒、免费安装有线数字电视,开展电视“户户通”行业扶贫项目,确保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正常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

“户户通”工程涉及自然村多、战线长,尤其是在寄料、蟒川、大峪等山区乡镇,这些地区地形复杂,群众居住人员分散,给线路的规划施工带来了一定困难。

在2017年12月初,一个寒风刺骨的早晨,市融媒体中心网络公司工作人员带足了机器设备,按照任务分工,从市区出发分别赶赴相应的工作区域,开启了为8个乡镇63个贫困村贫困群众免费安装有线电视网络或“户户通”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征程。

倒排工期、挂图作业,为了能让贫困群众早日享受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融媒体中心施工人员每天早上6点在单位门口集合点名,领取设备后,来到一户户贫困群众家中安装。我市大部分贫困村都距市区和乡镇所在地较远,为节省时间,工作人员饿了啃两口方便面、渴了就喝几口纯净水,中午凑钱让村民做上一碗捞面条就能算是一顿好饭。

“小伙子先休息一会儿喝口水。”“中午别走了,在家里吃饭吧!”“山上路陡,下山时候慢点!”一个个真情的服务,换来了贫困群众的称赞和肯定;一个个真挚的笑容,带去了困难群众的满意和信任。

与此同时,为确保扶贫政策落实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市融媒体中心依据精准精细、便民利民、务实高效、联动互动、公开公正的原则,制订建立了上门服务、集中办理、落实核查的工作制度,坚持从村情民意出发,简化程序,优化流程,打通路径,把扶贫政策用足用活用到位。对需要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项目现场等农村一线开展服务的事项,由相关部门组织专业队伍、专业人员,适时上门为群众提供所需服务,现场解决问题。对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办理的扶贫事项,或同一事项需要以镇、村为单位集中办理的,由专人负责到相关机构集中统一办理。由单位内部纪检监察室与广播电视行业扶贫的主管副职协同,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核查,对工程进度台账、工程招标验收材料等文件进行核查,并深入一线对贫困村、贫困户行业政策享受和知晓情况进行抽查,确保扶贫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一条条通村光纤拉近了城乡距离,一套套电视节目娱乐了千家万户。村民们看着全新的清晰节目,在享受着多种配套服务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看电视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出路。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广播电视“户户通”信号已覆盖全市63个贫困村,6750个贫困家庭享受到了“户户通”行业扶贫项目带来的益处。

“下一步,市融媒体中心将着力在户户通运维网络建设上下功夫,积极推进运维服务网络布局科学化、机构设置网络化、运维服务标准化,力求做到在第一时间出现问题有人管、发现故障有人修,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好更快地传入千家万户,最大限度地满足偏远乡镇贫困群众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市融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俊鸽

通讯员 李临虎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