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一场疫情,餐桌上的就餐安全逐渐被人们重新重视,在一场“公筷”和“非公筷”的菌落实验中,一些菜品“非公筷”的菌落总数居然是“公筷”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毒性肝炎、细菌性肠胃炎等疾病容易通过用餐时交叉传染,使用公筷公勺后,能有效预防此类疾病的传染。因此不难看出,通过使用公筷,可以一定程度上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有效减少在餐桌饮食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疾病传播风险,全民使用“公筷公勺”也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记者在近期吃饭中观察到,“一双筷子吃天下”的习俗普遍存在,人们对使用公筷这个饮食习惯还不太习惯,想要改变一个长期形成的就餐习惯,许多人可能一时间无法接受,这就必须多方合力。
首先,要打造形式多样的宣传平台,让“公筷公勺”深入民心。可通过线上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新媒体方式,以及投放公益广告、社区入户宣传等传统方式全面进行主题宣传,将公筷概念、使用方法、经典事例转化为纪录片或者动画的形式,直观呈现给群众,强化“餐桌安全”的意识,培养自觉使用公筷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从源头治理,抓好“公筷公勺”制度的落实。餐饮企业要成为“公筷行动”的“旗手”,在设施条件、服务规范、卫生条件等方面严格把关,以用餐人数、菜品数量等匹配合适的公筷,方便消费者使用。与此同时,创新形式,通过配套颜色差异、转变公筷形状或者刻字提醒等方式,逐步引导消费者使用公筷。
最后,要以身作则,做好“公筷行动”的倡导者、践行者。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重要一员,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全社会都应该参与其中,形成合力,自觉主动地在集体用餐时主动使用公筷,养成文明就餐、使用公筷的好习惯,从根源上自觉改变传统观念。
小公筷照见大文明。不怕麻烦,从每一个细节入手,让“公筷公勺”成为一种习惯,多一点改变能够带来多一分安全,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公筷公勺”一定会成为人人自觉践行的健康“新食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