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暑假应该是值得期待的假期。暑期,对于家长来说,是让他们开始最为担心子女身心健康和安全的“特殊”时段。每年暑假期间,孩子的安全问题对家长、学校、社区等来说,也确实是不容懈怠和忽视的“重中之重”。暑期里孩子们不必再去学校,时间相对自由,或待在家里或外出游玩,由此孩子们安全规范管理有了“空档期”,而在这段时间内往往容易发生意外事件。
溺水、摔伤、烫伤、宠物咬伤、铅笔刺入脚底板、将大人存放在塑料瓶里的农药当饮料喝……一些看似不太容易发生的意外,以惨痛的代价,屡屡向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提醒我们做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暑假期间,学校无法监管,家长忙于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常识,使其学会自我保护就显得至关重要。
所谓安全教育,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学校教育、媒体宣传、政策引导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学会用安全的观点解释和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进行安全培训,让孩子掌握一定的保证安全的能力和手段。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增强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从社会角度来说,现在人口和社会设施越来越密集,人的活动空间比较狭小,各种交通工具、电器、煤气、游戏娱乐设施、城市建筑工地等都是人身安全的危险源。全社会应该未雨绸缪,在规章制度的健全、安全设施的完善、产品设计的人性化等方面,尽可能地规避危险。
要提醒中小学生,一旦遇到同伴溺水或其他安全事故时,千万不可盲目施救。从披露的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事故中,有多起是一人落水,多人盲目施救,结果不仅没救起同伴,把自己也搭了进去,惨剧由此酿成。要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精神,不再片面地提倡让未成年人在危险时刻“见义勇为”,遇到危险、遇到失火、或遇到坏人时,孩子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先保护好自己,然后再报警或通知家长、老师来施救等。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为确保孩子们暑期安全而迅速地行动起来,发布通知、“提醒”一下恐怕还不够,还必须多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做些实事、好事。比如,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一些医学自救知识普及、遇到洪水、歹徒、诈骗者等应急措施演练等活动来提高家长孩子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组织人员检查一下河流和水塘边警示标牌和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栏杆是否结实?道路、公共场所有无可能会危及孩子安全的种种隐患?防患于未然方是上策,不要等到出了事后才“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