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稳就业内“扶”外“引”实现公益岗位增收脱贫乡村振兴“能人”回归是关键润灵科技集团:奏响直播下的高质量发展乐章动态新闻要闻简报图片新闻云游体验馆线上学安全安全宣传进校园“摸骨高手”崔俊涛街头巷尾身边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613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06-18

“输血”变“造血”“给点钱”可“再生”

我市稳就业内“扶”外“引”实现公益岗位增收脱贫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晶)“这是渔具上的配件,一天能做三四斤,一斤十一二块,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不成问题,关键是不耽误带孩子。”近日,说起家门口的公益性岗位,34岁的孙金培满心欢喜,“可感谢给我们提供工作,我们这些家庭妇女也能上岗挣钱了。”

在汝南街道滨河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记者看到,不仅有像孙金培这样的家庭妇女在做渔具,还有10余名年龄稍大的老人在加工纸盒,他们同样也是由社区提供公益性岗位,“我今年都70多了,干别的活手脚不利索,加工纸盒不费劲,一个一毛多,一天能做五六百个。感谢党和政府,让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不用出村呢。”怯军胜高兴说。

“这些公益性岗位是我们滨河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服务站根据劳动力基本信息调查登记后安排的。像拼装纸盒的工作就是社区专门联系对接外地印刷厂,直接把原材料运过来,保证大家不出门就有工作。”社区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省人社厅统一安排,牢固树立“就业就是最大民生”的理念,成立风险应对工作专班,分类定制风险应对工作预案,监测排查风险隐患,强化失业人员就业帮扶,开展贫困人员就业援助,将稳就业政策落地落实。以行政村为单位对贫困劳动力和弱劳力、半劳力进行摸排,掌握其基本情况,针对摸排出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群体,由市人社局负责安置公益性岗位。

目前,我市已主动对接安徽蚌埠环汇渔具厂、河南嘉树包装有限公司、河南峰亦缘包装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汝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等地设立产品加工点,该社区4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据统计,当前我市人社部门已开发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403个,市扶贫办开发弱劳力岗位2390个,改变以往的“给点钱”式的输血为“可再生”造血,激发贫困户的脱贫斗志。贫困户通过自身劳动获得劳务收入,确保了有就业意愿贫困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增收脱贫。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