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电影趣话文明新风润汝城穿越时空国画最好的偶像,就在当下习近平在正定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612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06-17

露天电影趣话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那是一条奔腾喧哗的河流,分割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如一树相安无事自然开落的花,守着宁静的岁月,无关风月尘世,让我们身在此岸、心在彼岸。

———题记

今晚西关有电影,片名叫“白跑战士”。这个别有用心的消息一传出,孩子们不辨真假,便慌里慌张吃过晚饭,一窝蜂往那里跑。

尽管上当受骗,孩子们没耳性,为了能看上一场电影,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大人们也捣蛋,下一次用这个片名诓不住人了,就又说有新片子,片名叫“英雄战士赵连山(照脸扇)”。那时候小孩子们喜欢看打仗片,打仗片的电影也多,虽屡屡上当却屡教不改。

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精神食粮稀缺的人,童年时期的一大嗜好,就是看电影。

然而,在那个相对贫乏而文化生活又极为稀少的年代,虽然城中心的青年电影院天天爆满、场场火爆,但对于姊妹众多的家庭,能掏钱让孩子们周武郑王地坐在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也是比较烧包的。即便是免费的露天电影,孩子们能在自己家附近坐着自家的凳子舒舒服服地大看一场,也是相当奢侈的。

彼时,属于县里的放映队本来人员就不多,再加上影片拷贝有限,尽管放映队员们成年累月地分组在城里乡下转,但全县10多个公社数百个村,只轮一遍就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一年内一个地方能摊上两三次,就算不错了。因此,无论是春夏秋冬,不管城里乡下,只要空旷场地上那用三根粗竹竿或长木头两竖一横撑起的幕布,就能吸引人们蜂拥而至。应了那句话:树起大银幕,自有观影人。

每逢听说哪里放电影,家家户户就像过节一样,不等太阳落山,孩子们便将自家的长凳、短椅、马扎子等搬出来占地方,即使立于寒风中瑟缩发抖,孩子们也会坚守“阵地”,“宁死不屈”。

夜幕终于降临。各家的大人们便纷纷走出家门,呼儿唤女地找到自家的座位,准备痛痛快快地过一次“眼瘾”。一般来说,电影开映前这段时间,是这个晚上的高潮。这时,满场都是熟人相互打招呼的声音,满场都是大人呼儿唤女的声音。小贩们提着篮子、推着车子在场外转悠,尽管货不多,却都是小孩子们喜欢的食品。便有孩子们闹着要吃炒花生、花米团、芝麻糖,大人们生气、恼火、大声呵斥,却终究难抵小贩们那诱人的吆喝声,终于咬牙切齿地掏出一些角票和分币来,让小把戏们自己钻出人群,买来省心。

发电机声轰隆隆响起,便意味着电影即将开演了。这时候,也有些大人们并不着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早已站好了位置,再说,正式片放映之前,总要先放一两个小的“加演片”,内容多为新闻纪录片或是科学种田的科教片什么的。在他们看来,这些“花枝招展”的“加演片”故事性不强,看不看无所谓,只要不耽误看正式片就行了。

那时候,能坐在放映机周围的最佳位置上看一场电影,是不少孩子乃至大人们引以为豪的事情。每当电灯亮起放映员换片的间隙,总会有坐在这些位置上的人站起来环顾左右,环视四周,自我炫耀一番,只怕别人看不见他。

人头攒动中,呼儿唤女中,电影终于开始了,整个场地像一锅刚从火上端下来的沸水,渐渐平静下来。

孩子们大多时是席地而坐,有时候也找块石头当矮凳。尽管需要仰着脸看,但只要正式片不开演,他们心里就是高兴的。若是遇上放映新影片,观众太多,他们挤不进去,就只能绕到幕布后面“看反面”了。看到电影里的人都变成了“左撇子”,他们不仅不感到遗憾,相反还觉得“很好玩”。

毕竟,那时尚不谙世事的他们,总归是“看热闹”的时候多,“看门道”的时候少。

从黑白片《鸡毛信》开始看起,《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小兵张嘎》《上甘岭》《英雄儿女》《渡江侦察记》……基本上每部电影他们都看了不少遍。以至于一个个难忘的片断,一句句经典的台词,让他们耳熟能详,倒背如流,像星光闪耀在他们记忆的深处。日本鬼子、伪军、汉奸长相丑陋;八路军、游击队、老百姓眉目端庄,谁是坏人谁是好人,一眼便能分辨清楚。

而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是孩子们的最爱,无论看多少遍都看不够。

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年代,这些影片也正好迎合了孩子们的“英雄情结”。那些半大小子们在没有电影也没有多少书看的日子里,晚上待在家里实在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对于那些曾经诓过他们的大人,孩子们很记仇,不分青红皂白就不约而同地疏远了他们,并暗自严重警告:“以后再敢谎报军情,定当格杀勿论。”

有一个时期,一直很受宠的战斗故事片不多见了,充斥银幕的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平原作战》等八个革命样板戏,银幕上的人物也由黑白变成了彩色的,由于人物更加程式化了,看得多了,模仿起来便更加容易,以至于无论大村小村,人们都能凑班子演它那么几场“样板戏”,尽管不太像样,但毕竟是一种乐趣。

看露天电影的最佳季节是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里,天气正好不冷不热的,即便下雨,也多是毛毛细雨,不会影响观看。最让人讨厌的就是夏季,由于事前没掌握天气情况,往往开演时天气还好好的,不一会儿就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了,弄得人人都成了落汤鸡。近处的人还好说,怎么也能照应摸索着走回家,而路途远的人就麻烦了。

看电影时,人们还怕刮大风。刮起大风来,银幕像扯起的风帆,一会儿凸起,一会儿凹陷,弄得银幕上的人一会儿挺胸凸肚,一会儿弯腰弓背,反正一直是凹凸不平的,衬托得英雄人物形象很不“高大全”。

另有两种有关露天电影的有趣现象留在童年记忆里,至今难忘,那便是脚蹬发电和“跑片”了。

脚蹬发电是电影放映公司为解决电力燃料不足而想出的一种临时办法。放映队每到一个地方,这里就要找出几个棒小伙,像骑自行车一样,原地不停地蹬动脚踏子发电,电影才能正常放映。一个人蹬半个多小时,到换片时换人。一部电影一般情况下是四个片子,之所以多找一个人,是为了防止意外临时顶替用的。如果人手不够,放映中间有停蹬的现象,银幕上的人就会变声甚至跑出银幕。每当这种情况出现,孩子们总会出口不逊,骂那个脚蹬发电的人“笨蛋”。当然,这是偷偷骂的。

“跑片”则是电影放映公司在拷贝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让基层群众多看些电影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即相邻的两个地方用一个拷贝同时放映一部电影。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地方直接放正式片,而另一个地方则先放两个小的“加演片”,错时等片子。先放的地方一个片子放完后,跑片的人立马骑上自行车送到后放的地方,衔接好的话,一点也不耽误事。一旦某一环节出现故障,后放的地方就要闲下来等片子。而人们也会见缝插针,利用这段时间“喷闲话”,直到片子来了,银幕上又出现影像时,人们才重新归于沉寂,沉浸在有趣的电影故事情节中。

仔细想来,缺乏精神食粮年代的那些人,童年时期的确看了不少电影。现在回过头去数数,怎么也得有几十部吧。大多是国产片,也有一些外国片,像朝鲜的《买花姑娘》,阿尔巴尼亚的《打击侵略者》什么的,但外国片与国产片不同,尽管也都追着看了好几遍,但总觉得它们不如中国的战斗片过瘾。后来有人将外国片的特点形象地概括为“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电影结束了,场上又是一阵骚动,不过人们已如霜打的茄子一样支棱不起来了。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打着哈欠扯着自己的孩子各自回家,只剩下放映员在一盏孤零零的灯下慢条斯理地收拾着东西,大大小小的石块、砖头洒落一地,像摆成的石头阵。

第二天,总会有几个起早拾粪的老汉踏着朦胧的晨曦在场上转悠,或拾几个硬币、或拾一串钥匙、或拾一只鞋子,收拾一些人们遗忘的东西,然后悠哉悠哉地去拾粪。

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就像曾经火热一时的露天电影,永远定格在发黄的历史底片上。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