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考察,在和他讨论,在消化吸收他的思想。那时候不像现在用电脑写作速度这么快,当时我都是在大稿纸上写,反复修改,最终成稿是5300多字,《人民日报》当年刊用2100多字。
那个时候的《人民日报》版面远没有现在多,一共8个版,中央的时政、报道、社评,还有国内外大事占很多版面。在这样的头号大报上,登一个县2100多字的文章,确实不算少。虽然刊出的文章骨架是完整的,但很多具体事例被删掉了,总觉得有些遗憾。后来,我自己出作品选的时候,就把5300多字的原稿收进书中。我没想到31年后,《人民日报》又披露了《正定翻身记》的全文版。
采访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您现在虽然不在新闻报道一线了,却始终关注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变化。您作为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有什么感想?
赵德润: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施政、种种变化,最终都是落实到维护人民利益上,这也是习近平同志从年轻时一直到现在的不懈追求。我还记得,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点,实际上和他在正定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很简单、很朴实,就是追求人民的福祉,就是强调领导干部对人民的责任。
习近平同志当年是正定县委书记,如今是我们党的总书记。30多年过去了,他的人民情结,他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是始终不变的。这一点与他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1969年,15岁的少年习近平到陕北插队,在梁家河这个黄土高原上封闭的小山村一待就是7年,吃了那么多苦,别的知青都走了,他还留在那里,一边和农民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打成一片,一边读自己带去的两箱子书,读能够借到的书,对人生、对国家前途命运有了自己独立深入的思考。这一段经历,是他成长中非常重要的过程。从那时起,他不仅从书本上了解了世界,也从现实中了解了农民,了解了人民的疾苦、期望和感情。正定,则是他从政的起点。在这里,他把过去的积累,把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运用到工作当中去。自此以后,他从正定到福建,再到浙江,到上海,一直到中央工作,他始终都记着人民,他讲到“人民”二字的时候,感情非常深。在习近平同志眼里,“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人民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最高的。正定的朋友贾大山病了,他从福建赶去探望;当年的同事吕玉兰去世了,他深情地写文章悼念。他是个讲感情、不忘旧,重情重义的人。
采访组:采写《正定翻身记》的过程,也是习近平同志与您建立友谊、成为朋友的过程。你们后来还有交往吗?
赵德润:1984年我采访习近平同志的时候,他31岁,我38岁。面对这个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县委书记,我对他的感觉确实是很不一般。我作为新华社记者,在正定履行我的职责,忠实地记录这座古城的沧桑巨变,记录那里可爱的、奋进中的人民,也记录习近平同志在正定锐意改革、执政为民的历史。习近平同志后来历任重要的领导岗位,但他对正定一直念念不忘。在我的内心,也一直珍藏着这份君子之交。
后来,他到福建工作,给河北的同志写信还打听我的情况。再后来,我在河南分社当了十几年的社长,逢年过节我们通过贺卡互致问候。我的一个朋友调到浙江分社任社长,习近平同志看了他的简历,就问他:“认识赵德润吧?”“认识,那是我们的社长。”后来,这位朋友告诉我:“习书记很关心你,还打听你的情况。”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