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不知道小时候俺的父母有没有做过望子成龙的美梦,但俺知道,俺深深地让他们失望了。因为到目前为止,俺就是个普通人,且没有一丝发粗长长的迹象。
小时候,俺经常用45度角仰望那些科学家、大人物、英雄、烈士们,看名人传记,俺觉得长大后也能当科学家;看武侠小说,俺觉得长大后也能纵横江湖;看科幻漫画,俺觉得长大后也能守护地球。以至于看得走火入魔,走路都是飘着走。
但等到俺热情万丈激情似火地进入社会,经过摸爬滚打终于把自己打磨成一位近乎落魄的俗人,且像俺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时,才终于明白:这辈子俺只能做个普通人了。
一个段子这样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那第三种是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的。
俺曾经要做先飞的,飞着飞着觉得累,就想在窝里也下个蛋,就这样,硬生生把自己这个父母眼中圆满的蛋,摧残成要下蛋的那双充满希冀而又无可奈何的父母。
到后来,俺觉得自己越来越普通。喜欢的书很普通,都是一般人喜欢的。喜欢的歌很普通,都是一般人喜欢的。写的东西很普通,几乎都淹没在了网络里。干的工作更是普通,都是一般人该干的。甚至生活中的种种际遇,也与别人一样一样的。
于是,俺对自己很失望。
俺也很讨厌自己很矫情的感伤,可就是改不了,有人说羡慕俺每天没心没肺的活着,没心没肺的笑着。俺总是沉默无语。可又有谁知道,能安安静静、平平凡凡地活着,有多无奈,有多自卑。
总是用尽一切心思取悦生活,让俺真的很累。俺做不到让每个人都满意。那些所谓的潇洒谁又知道背后有多少后悔和心酸。俺曾经任性过,曾经无所畏惧过,曾经激情万丈过,但都被生活的浪涛打磨的没棱没角了。
那种打磨生疼生疼的,想起来都会打寒颤。
俺埋怨自己不成功的父母,痛恨那个不成功的自己。那一段日子,俺的抱怨生生把自己弄成了祥林嫂,见谁都絮絮叨叨的没完没了。
于是俺开始装作“死猪不怕开水烫”“皮厚不怕苍蝇多”的样子,假装无所谓对什么都无所谓,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现在想起来自己都觉得恶心的样子,可俺也知道自己曾经在无人的地方自己偷偷抹泪的那种无助难受的感情。
那一段日子,俺甚至觉得人生没有了希望,俺的前途没有了光明。那一段日子,俺觉得自己几乎快要抑郁了,觉得全世界都欠俺的。
俺就像一个贝壳,紧紧闭着就是不肯打开,因为里面太柔软、太怕受伤。
俺开始反抗,并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俺都要反抗到底。
是读书救了俺。
失眠时,俺在读书;失恋时,俺在读书;失败时,俺在读书;甚至失望时,俺仍在读书。就像俄国老头高尔基说的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那样如饥似渴地去阅读。
读书时,就像在各行各业结交高手朋友,他们用文字把自己的经验、能量、思考传递给俺,使从前对俺来说遥不可及的一些道理,变得鲜活明亮。有时候读到一本书,一段话,一行字,就像是遇见了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友,在对俺诉说知心话,告诉俺不要急、不要怕,路还很远,路也在你自己的脚下,慢慢地走着,总会走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
俺的灵魂在阅读时,与作者同频振动,那种被理解、被认同的感觉,就像是孤独委屈了很久,突然有人说很懂你一样,瞬间被治愈、被温暖。
俺突然开窍:只有读书时的那种“美”,才会让俺不加防御,让俺放下戒备心,让俺把自己厚厚的蚌壳打开。
俺也终于明白,普通,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失败或者成功。
就这样,俺把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坦坦荡荡的,本本分分的,踏踏实实的,自由自在的,没有绯闻上头条,不怕钱多遭人恨,觉得做个普通人,挺好。
不是有那么一首《清平乐》么: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说的净是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