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记忆中的铁匠铺,在光线昏暗的小屋内,红红的火焰,老铁匠左手持钳子,右手握锤子,将一个烧红了的铁棒子放在铁墩上,手里的铁锤上下翻飞敲打在铁棒上,火星四溅。
这样原始的打铁锻造场景,如今已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远去。但在蟒川镇蟒窝村,仍有人坚守着这门老手艺。4月2日一大早,记者驱车将近30公里前往探寻。
在蟒窝村南的路边,独立着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石头房,房上有烟囱,来到房门口可以看到屋里没有光,深处更是一片黑暗。走进小屋,待双眼适应后记者才勉强可以看清,狭小的四周,墙角有一座烧火用的火炉,旁边是铁制的砧台,还有一台老式气锤占去了屋内空间的大半,地上铁屑无数。小屋里到处堆放着打铁需要的锤子、钳子、火铲子、夹子等工具,还摆着电焊机、切割机等电动机械,这是一个现代与传统元素相结合的打铁铺。
正用锤子敲打着一块烧红了的铁块的铁匠叫王东心,今年57岁,13岁开始跟着父亲打铁,现已入行40多年,父亲也是这一代有名的铁匠。
他手上正在忙碌的活是要帮别人锻造一把铁锹,铁块烧成后,王东心用铁夹子淡定取出,裸露在空气中还爆出细微的火星。只见他快速拿出铁块放在气锤上,脚踩开关来回移动,很快铁块便有了铁锹的雏形,随后他左手用火钳牢牢夹住铁块,右手握一把铁锤灵活地在大铁墩上敲打翻转,不时还爆出火花。手起锤落间,铁块颜色由通红变暗红再到玄黑,如此反复数次,铁块变为铁匠想要的形状。加工成半成品的铁块接着被放在电切割机上进行切割,大小合适后再次进行火烧、锻造,最后细敲精修后才扔进冷水盆中“淬火”。
几十年的经历,王东心早已养成面对火花面不改色的习惯。40多年来,王东心打出的铁器不计其数,锄头、耙子、铁钳、菜刀……生活中大部分用铁制成的器件他都打制过,方圆几十里的群众也都喜爱他打出来的铁器,就连周边县市的群众也来找他打铁器。
“现在都不做这个行当了,农业现代化了,其他地方都没有铁匠铺了,只有我们这山区还用的上这些农具。”王东心一边做活一边介绍。现代化农具生产,带来铁匠铺的生意冷落,但在山区,因为大型机械无法使用,很多村民仍然习惯使用手工打制的农具。
“我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像现在一天活儿都干不完,卖一件农具比着十几年前的价钱也高了很多,一个月下来也能挣四五千元。”王东心笑着告诉记者。
王东心在炉火旁
笑
脸相迎
用
汽锤锻造铁具